亞洲各經濟體央行紛紛入市干預,以遏制本國貨幣升值,因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引發了亞洲各國對出口商競爭力的擔憂。
交易商表示,據猜測,韓國、印度、馬來西亞、臺灣、菲律賓以及新加坡的央行都在積極干預外匯市場。
不過,沒有人暗示,亞洲各經濟體央行周三的舉動是協同的。各方認為,這只是政策制定者在對美元走弱作出單方面回應。但分析師們表示,這一趨勢將增強。
“看看有多少家央行出手干預吧,” Strategic Alpha的莫里斯•鮑莫瑞(Maurice Pomery)表示,“如果各家央行實行購買鄰國債券、以降低鄰國競爭力的政策,那么局面將一團糟。
“如果美聯儲(Fed)啟動第二輪定量寬松政策(它肯定會這么做),那么情況將變得更糟,美元將走低,從發達國家撤出投資、轉而投入新興經濟體的趨勢將會加強。”
弱于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令市場預測,美聯儲將在年底前延長其定量寬松計劃。
對于央行將出手干預的預期已推低美元匯率,同時大量資金涌向亞洲以及南美的新興市場,尋找發達經濟體無法提供的收益率。
的確,巴西財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周一曾表示,隨著全球各國政府競相壓低本幣匯率,一場“全球匯率戰爭”已打響。
然而,亞洲各經濟體央行的行動只是減慢了該地區貨幣的升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