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是很悲哀的事,不僅編年小型張如此,JP.JF.TP.小本片等等所涉及的任何廉價編年板塊都擺脫不了被降級的窘迫處境,坐標圖與JT板塊對比整體已經淪為負數。一般K線技術指標圖在橫向坐標上方浮動為正常規律,偏離橫向坐標運行下方真不知是個什么概念!按宇宙客觀規律是白天見太陽,夜晚看星星,而我們的編年板塊還一直處在黑夜里,這就是整體被被降價的命運,負值的概念。在股票市場里以市盈率.市凈率看凈資產為估值標準,打破價值體系淪為負數將會被摘盤,滾蛋!!難怪乎市場怨聲載道,暗無天日在黑暗中掙扎能有好嗎?
在國家郵政發行體系中,郵資票品面額的設定是有嚴格界定標準,杠桿原理被打破屬于失衡狀態,然而局部界定標準是可以承受的,就是說創造的生產資料在國家利益方面所占的份額究竟有多大,基本是尋找最佳平衡點化解。打個比方:股票市場對國民經濟地位舉足輕重,興.國興!亡.國衰!這個界定標準絕不能屬于失衡狀態,本身也不復存在。這說明一個問題:國家1949年10月8日郵資票品發行到2009年10月1日斷代至今基本符合自然價值規律。如果說廣大集郵者的利益因國家郵票蒙受不同程度的損失,也只能是犧牲局部利益,這就是逐漸化解平衡點。題外話太多就此打住。
既然郵資票品面額界定打折正常的話,我們的價值規律標準就浮籌水面,以人民幣購買面值郵票等同交換,這就是參與各方對物質認可的常態。打破價格體系價值浮出水面,因此郵資票品打折現象產生投資的價格。
一切概念化的東西都很透明,設定AB坐標圖,板塊之間橫向縱向對比確實發現許多奇特的現象。郵資票品整體價格浮動隨著國民經濟起伏變化在運行,至少JT郵票是這樣。有趣的是編年板快整體價格體系空間早被打破,至少落伍了20年以上,價值還停留在最初的原始萌芽狀態,歸結時間在1985年上下。悲哀至極!!不難想象當時奔馬.荷花.齊白石在集郵柜臺里是個什么樣的破爛!難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經過研究,在坐標圖里將時間折疊K線編年型張板塊與橫線坐標呈一字型,跳空高開跡象極其明顯,價值挖掘局部帶動整體。在K線技術指標圖里超級負值前8品種:《內蒙》《千島湖》《綿竹》《中國鳥》《頤和園》《黃龍》《武陵源》《炎帝陵》鎖定具有代表性的幾個目標,不排除其它品種,假如局部有跳空跡象,逐漸將有可能演變成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