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信息網訊 “淮河入海水道”是10月14日發行的《新中國治淮60周年》郵票中的一枚。“淮河入海水道”是擴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澤湖防洪標準,確;春酉掠蔚貐^2000萬人口、3000萬畝耕地防洪安全的戰略性骨干工程。目前竣工的是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主要實施了南、北偏泓兩條行洪河道和兩岸防洪大堤;二河、淮安、濱海、?4個樞紐及淮阜控制;穿堤建筑物29座;跨河橋梁7座和渠北排灌影響處理工程等。近期工程可使洪澤湖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遠期工程設計將使洪澤湖防洪標準更進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入海水道是一項偉大的戰略性骨干基礎工程設施,是從根本上治理淮河洪水隱患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結束了淮河800多年來無獨立排水入海通道的歷史,預示著淮河流域“蓄泄兼籌”防洪體系的初步形成。同時具有引水排澇、通航、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功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江蘇省建設速度和整體發揮效益最快的大型水利工程、江蘇省最大的水利環保生態工程、江蘇省最早全面推行“三制”的大型公益型水利工程、亞洲最大的河道立交工程、筑堤難度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江蘇省土方施工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江蘇省有史以來單項水利工程獲獎最多。
可制“淮河入海水道”的明信片有兩種。一種出自2008年淮安市楚州區郵政局印制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周恩來故鄉——淮安楚州》賀年郵資明信片中的“水上立交”片,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片(此片的圖案與郵票相差90度)。附圖是郵票發行首日,我請盱眙宋冀平先生趕赴楚州制作的極限片。極限片上郵票貼在右下角,“江蘇淮安•三堡”郵政日戳蓋在郵票的左上角,制作的非常和諧、美觀。另一種是用2009年江蘇淮安市水利局的《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利樞紐——水上立交工程》明信片為載體制作的,這個片的圖案與郵票相差正好180度,是一枚從空中俯瞰整個水利樞紐全貌的明信片。郵票貼在左上角,郵戳蓋在票的左下方,沒有蓋到旁邊的附片上,制作的也非常好!有趣的是,“淮河入海水道”郵票的兩枚可制片都是企業金卡。它再次證明企業金卡的確是制作極限片不可或缺的載體,它彌補了該郵票除了專印片沒有其它自然明信片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