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53年版伍分(無號碼)百張
【藏品類別】第三套人民幣整刀
【發行時間】1981年,有號碼用完再版改為無號碼
【停用時間】2007年4月1日
【藏品品相】全品
【藏品面值】5分
【字冠字號】三冠 無號碼
【正面圖案】輪船
【背面圖案】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伍分”的漢、蒙、維、藏四種文字
【票面尺寸】100x 48mm
【印刷工藝】膠印五色
【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圖片鑒賞】
【藏品描述】
此藏品為銀行原包拆出5分紙幣,一刀(100張)為一件商品,是第三版人民幣,全品相 (全新品),色澤鮮艷,無任何人為痕跡和缺陷 。是收藏、投資有潛力的絕對佳品。無號紙分幣簡介在人民幣紙幣系列中,面額最低的三種分別為壹分、貳分和伍分,這三種紙幣發行期長,使用量大,可按“冠字”和編號區分。由于三者面額合計僅八分錢,所以有集藏愛好者稱之為“八分票”。“八分票”原為第二套人民幣中的輔幣,1953年開始印制,1955年3月1日發行,俗稱1953年版。
為補充硬分幣供應不足,我國于1981年7月15日再次發行紙分幣。前后兩版紙分幣版式相同,但后者在保留“冠字”的同時,取消了編號號碼,所以又稱為無號紙分幣。無號紙分幣在保持五十年代原版優點的基礎上,賦予“冠字”新的含義,因而更具特色。細細分析這些“冠字”,可以發現其形式獨特,排列巧妙,很有規律。“冠字”以古羅馬10個記數符號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分別代表1、2、3、4、5、6、7、8、9、0,按照我國傳統習慣,巧妙排列,借以控制印數、發行區域和防偽。
無號紙分幣因只有“冠字”,無號碼,便形成了多票共用同一“冠字”的情況。“冠字”有三字冠和二字冠兩種。三字冠先發行,二字冠后發行。壹分券中既有三字冠,也有二字冠;貳分券和伍分券中只有三字冠。三字冠中一定有兩個字相同,一個字不同,如ⅨⅨⅩ;沒有三個字都相同,也沒有三個字都不同(只有紀念號I II III的125分屬于特殊品種)。三字冠從ⅠⅠⅩ開始,按ⅠⅩⅠ、ⅩⅠⅠ、ⅠⅠⅡ……順序排列,直到ⅨⅩⅩ。二字冠從ⅩⅩ開始。按數值計算排列,直到ⅨⅨ。三字冠中,帶兩個相同的“冠字”為一大組,從ⅠⅠ到ⅩⅩ,可分為10大組,每組27種“冠字”。每一大組中都包括一種“冠字”,3個字因位置不同而演變成9小組,每一小組有三種“冠字”,如ⅠⅠⅩ、ⅠⅩⅠ、ⅩⅠⅠ。按照不同方法,還可以將三字冠和二字冠分為好多種類。據統計,壹分券“冠字”329種(其中三字冠236種,二字冠93種),貳分券“冠字”130種,伍分券“冠字”62種,合計無號紙分幣“冠字”521種。521種中有4枚是紀念號,其中1分2枚,分大羅和小羅,2分5分各1枚,都是大羅。3枚大羅馬發行量小,存世稀少,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無號紙分幣的收藏是新中國錢幣收藏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收藏紙分幣的人卻未必都知道紙分幣冠號的繁復性。無號紙分幣以沒有使用過的直板幣為上佳,較珍貴的品種即使是舊幣也同樣具有收藏價值。無號紙分幣價低量大,種類繁多,易參與但收集齊全較難。因其發行期長達數十年,要想在冠號上收集齊全,非下一番收集之功不可。因此,如果能夠收藏配齊一套或數套,實在是一件樂事。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責成各印鈔廠重新開始印制發行1953年版的小額分幣,共1分、2分、5分三種,為區別于“五三版”分幣,新幣在編號上僅保留羅馬字冠,而刪除了阿拉伯數字。由于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因此該套分幣的印制就采取以羅馬數字為序的方式。一個序號印制1000萬張。其中1分幣有三羅馬序號231個、二羅馬序號89個、2分幣有三羅馬序號129個、5分幣有三羅馬序號64個,共513種。總計發行量高達51.3億張。按理說,如此高的發行量是很難形成高價位的,但是這種紙分幣在八九十年代之間使用得相當廣泛,其損耗高得驚人,特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紙分幣已退出了流通領域,各地人民銀行除了停止發行外,也在平時逐步加以回收銷毀。加之各種羅馬序號多達513種,按一個序號印制1000萬張計算,前后時間相隔長達10余年,早期序號勢必已十分稀罕。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務聯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德勝置業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 Copyright © 2008-2023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