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 TP33 《迪慶風情》特種郵資明信片
志編號:TP33
發行日期: 2007-09-13
明信片郵票規格:30×25毫米
信封規格:148×100毫米
版 別:膠 印
防偽方式:防偽油墨 縮微文字
設 計 者:任國恩
攝 影 者:李東紅 羅錦輝
責任編輯:佟立英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售 價:4.40元/套
發 行 量:65萬套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售完為止。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4-1) 噶丹?松贊林寺 0.80元
(4-2) 納帕海 0.80分
(4-3) 白馬雪山 0.80分
(4-4) 傈僳山寨 0.80分
“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處滇、川、藏三省區結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是舉世聞名的香格里拉,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腹心區。瀾滄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形成“雪山為城,江河為池”的特殊地貌,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迪慶有著悠久的歷史。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境內的戈登新石器文化遺址證明,遠在六七千年前,迪慶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德欽縣永芝、納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隨葬文物顯示,約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這里創造了個性鮮明的土著文化。秦王朝時期,吐蕃統治勢力已延伸到迪慶。漢朝,漢武帝在“西南夷”設置郡縣。東漢時,迪慶為牦牛羌地。三國蜀漢時期,屬云南郡地。隋時為南寧州總管府地。唐調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蕃在今迪慶境內維西塔城一帶設“神川都督”。南宋寶佑元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領“回回親軍”揮師南下,西路軍兀良合臺經旦當(今香格里拉)、羅裒間(今維西)并于境內金沙江上“革囊渡江”,后平大理國。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設臨西縣,屬麗江路軍民撫司巨津州。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在今維西縣設刺和莊長官司,直屬云南都司管轄。明嘉靖至萬歷年間(公元1522----1572年),麗江軍民府土知府木氏染指藏務,經營康區,并以迪慶為據點,攻下巴塘、理塘、鄉城等康南地區。這一時期,香格里拉稱“中甸”,維西稱“你那”,德欽稱“阿德酋”。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準于中甸互市”,“遂設渡通商貿易”。清雍正四年(公元1276年),清政府將迪慶地區劃歸云南省,設中甸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設維西廳。
千百年來,居住在迪慶這方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勤勞勇敢,為爭取和平與自由,同一切殘暴勢力進行頑強斗爭。早在唐咸通十五年(公元669年),迪慶藏民就投入“洛金邦”奴隸平民大起義。公元1801年,傈僳族人民不堪忍受清王朝、土司、喇嘛寺的重重壓迫剝削,爆發了震驚清王朝的“恒乍繃起義”。清光緒壬辰年(公元1905年),在德欽縣爆發了有上萬名藏民僧俗及其他民族參加的反帝斗爭。1936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途徑中甸(今香格里拉),與藏民和松贊林寺結下深厚情誼,賀龍同志向松贊林寺贈送了“興盛番族”的錦幛。1949年5月20日,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維西縣舉行武裝暴動,奪取政權,7月成立了維西縣人民政府。1950年5月,中甸縣(今香格里拉縣)和平解放,成立了香格里拉縣人民政府。隨即德欽也宣布和平解放,仍稱德欽設治局,1952年5月建立縣一級的德欽藏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德欽縣。1957年9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成立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務聯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德勝置業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 Copyright © 2008-2023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