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面值】
1 示意圖 4 分 800 萬枚
2 電力 4 分 800 萬枚
3 航運 8 分 1000 萬枚
4 灌溉 8 分 1000 萬枚
【發行日期】1957-12-30
【印刷方式】雕刻版
【每套枚數】4 枚
【每套面值】24 分
郵票介紹: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發源于青海巴顏喀喇山脈雅拉達澤山東麓的約古宗列渠。它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區,在山東利津以東流入渤海,全長4845公里,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黃河因流經黃土高原,加之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居世界河流的第一位。下游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地上河”。因此,黃河洪水經常泛濫,歷史上較大的改道就有21次之多。黃河流域歷年的水、旱災害和水土流失,使沿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和農業生產受到很大損失。 1955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 “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這個規劃分遠景計劃和第一期計劃兩部分。根據這個規劃,黃河將造福于人類。中國人民為此而感到歡欣鼓舞。
本套郵票共4枚,分別以橙、藍、紅、綠四色為背景底色。
4-1為“黃河綜合利用第一期工程示意圖”。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河道上, 從西至東依次有四個圓圈標志:第一個是指劉家峽水庫和電站,位于蘭州以西附近;第二個是水土保持重點區,在陜西省北部的黃土高原;第三個是三門峽水庫和電站, 位于山西和河南兩省交界處;第四個為航運, 50年代中期黃河上輪船通航只有160公里。示意圖采用了地形圖的描繪方式,富有立體感,體現了治理和綜合開發利用黃河工程規模之浩大。
4-2為“電力”。圖案為三門峽水電站,兩邊群山環繞,巖壁陡峭,宏偉壯觀的攔河大壩橫亙在兩山之間,氣勢磅礴。近景是高聳挺拔、線條有力的高壓輸電線路;遠景為浩淼寬闊的三門峽水庫和遠處煙靄繚繞的群山。該電站建成后的年發電量將達到2300萬千瓦,是中國大型水力發電站之一。
4-3為“航運”。圖案表現了治理黃河的遠景航運場面。根據遠景規劃,將在黃河干流修成46座攔河壩并安裝過船裝置,黃河中下游的水量可以按照需要加以調節,從而實現全線通航。500噸的拖船能夠從入海口一直航行到蘭州。圖案中,一艘壯觀的客輪正在黃河水面迎風直駛,象征著治理和開發黃河的美好前景。背景是白云飄飄的天空,地平線較低,襯托出了航船的雄姿。
4-4為“灌溉”。當遠景計劃實現后,將可以灌溉11600萬畝農田。圖案從俯瞰的透視角度,描繪了經過治理的寬闊的黃河河道,黃河之水通過引水渠直接灌溉到農田中去。翠綠的農田由近及遠,一望無際。圖案設計得很有氣勢。
在4枚郵票的左側,均以黃河流域的主要農作物棉花和麥穗作為裝飾。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務聯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德勝置業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 Copyright © 2008-2023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