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條在如今的金銀幣收藏市場上異軍突起,并且在錢幣拍賣會上價格屢創新高。
據了解,傳世老上海金條上刻有“上海”字樣戳記的目前僅見“祥和”一兩金條,存世相對較多,這些金條成色較高,鑄造精美,所以甚是惹人喜愛。
據史料記載,祥和金號成立年代較晚。老上海曾有兩家祥和:一家為天津路祥和金號;另一家為四川中路老祥和銀樓。這兩家實為一個大股東開設,只是一個稱“金號”,另一個稱“銀樓”。1937年在天元銀號內黃金黑市交易中還沒有“祥和”名號,但有一家叫“謙泰”的錢莊位列其中,它就是后來“祥和”金號的前身。1940年8月“中國金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天元銀號”黃金交易市場被取代,這時“祥和金號”開始出現,位居經紀人第4牌號。不過,祥和金號在1947年實行金銀國有后倒閉。
據了解舊上海的黃金交易在19世紀60年代就已出現。1905年,上海各大金號組成了金業公所,當時上海的黃金交易量僅次于倫敦和紐約二大金市,當時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的金條分為五錢、一兩、二兩、三兩、五兩、十兩數種,舊時俗稱十兩重的金條為“大黃魚”,一兩重的金條為“小黃魚”。上海中央造幣廠半自動式金條壓軋機將每一美式大條可壓成120條五兩小金條。“標金”是上海金市交易的主要品種,其形狀為長條式,長約四寸,寬約五分。上海通行標金每條漕平十兩,其成色為978,故曰“九七八標金”。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