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國以來,我國先后發行了5套人民幣,習慣上,人民將1948年10月開始發行至1955年10月流通使用的人民幣稱為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由于停止使用時間已經長達50年之久,期間經歷了“文革”等多次政治運動,因此人民幣收藏者留存下來的第一套人民幣已經不多,由于不少是珍品,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受到知名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別青睞。
第一套人民幣中的5000元蒙古包紙幣發行于1951年,其市場價值地位僅次于牧馬圖,此款紙幣發行于內蒙地區,僅在城市使用,流通使用數量不多,當時人們對人民幣收藏意識比較薄弱,并且銀行回收得徹底,所以其存世量非常稀缺,收藏難度相對來說就越大,因此其價格高,然而,也正是因為很多商家看到了此紙幣的發展潛力,所以也趁機進行作假,從而從中牟取暴利,那么,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下面點購收藏網教錢幣收藏幾招鑒定5000元蒙古包紙幣的方法:
一,5000元蒙古包底紋是由曲紋構成;
二,正面右下角花符上方有“0”;
三,背面印制有蒙文行名和面值,在內蒙古地區發行,被收藏界公認為第二大珍品;
四,背面中心的蒙文中有“人”和“5000";
五,無水印;第一套人民幣大多屬于就地取材,采用的為國產印鈔紙,紙質較差,沒有水印;
六,冠字只見“ⅠⅡ Ⅲ'’一種;
七,暗記:正面蒙古包上有“蒙古”兩個字。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