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民幣收藏一種非常有趣的投資項目,也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問,但是初入錢幣收藏隊伍的朋友要學會多聽、多看與多觀察。
所謂多聽就是指打聽收藏市場里的動勢,了解別人對自己所觀望的某款錢幣的評價,聽取他人的經驗和見解;
所謂多看就是指在不同類型的收藏錢幣中,學會看品相,并以此來總結品相不同所造成的價值差異;
所謂多觀察是指要看看其他藏友們關注的是哪些,比較冷門的藏品是哪些,從而快速找到收藏之法,避免在收藏的過程中錯過良機,減少投資風險和壓力。
人民幣品相與價格有著直接且密切的關系,品相好的紙幣保值穩并且升值快,因此紙幣收藏要留心其品相,而對于珍品紙幣由于其存世極少,品相可以不做首要考慮因素,不過還要注意四點需要防護,即:防“霉”、防“折”、防“蛀”、防“褪’。
一防,防折很必要。
全新紙幣最忌直接與手接觸,無論摸還是捻都是不對的。因手上有油和汗,容易污染幣面。觀看品相時,應當采用鑷子。紙幣最好先裝入特制的透明薄膜袋內后,再放進集幣冊中。有些紙幣可能有輕度的軟折,也無需過分緊張,將紙幣平整地放在書中,壓上重物,過幾天后就會變平整;而有些紙幣存在明顯硬折,同時其票面一般都帶有較多臟污,那么先用清水泡洗之后,晾干再收起來。薄棉質的紙幣,忌用水洗,一旦采用水洗就會損傷印面,使其模糊不清。對于不平整的紙幣,忌用電熨斗熨平。因易損傷紙質。
有的收藏者可能聽過用高錳酸鉀稀釋液消洗有折污的紙幣,可以讓紙幣變得干凈這回事。但是事實證明,用此法在一定時間內確實可以讓錢幣恢復如新,但過一段時間后,紙幣就會褪色、變色,所以這并不是什么妙招。還有人用透明膠帶固在折裂的紙幣背面,但時間一長,當透明膠變黃、發硬時,也會造成幣面損壞。
二防,防褪要切記。
紙幣一旦褪色,就無法彌補。要想防止紙幣褪色,關鍵是避免將其放于陽光下曝曬。時間的確會讓紙幣這樣的印刷品出現不同程度的褪色情況。忌用堿性、酸性液體清洗紙幣,因為酸堿性容易加快褪色的速度。一般不應將紙幣放在玻璃紙袋中,這樣也易褪色。
三防,防霉是重點。
防止霉變的關鍵是在于防潮,特別是在溫濕的南方與水汽較多的沿海地區,因為防潮的關鍵就在于控制好紙幣所處的濕度和溫度。保存紙幣的最佳室內溫度為攝氏18-20度, 濕度(相對濕度)為50%--60%。在處理藏品時,盡量避免在高溫炎熱的夏天、雨天或者陰冷潮濕的天氣和環境中進行。通常情況下,舊紙幣比新紙幣更容易發霉,如果發現發霉現象,可采用質地柔軟的紙與布輕輕擦拭。如果紙幣霉變情況相當嚴重,可以取一杯鮮牛奶,添加少許鹽,將紙幣完全浸泡于其中,隔一個小時后撈出,以清水漂清,并用吸水紙吸干,在略潮時將紙幣放平夾在空白本子中,壓上重物使之平整。
四防,防蛀需定期。
防止蟲蛀的重點應保持紙幣的干燥與通風。對于長期保存的紙幣,應每年定期翻閱。一是起到通風作用,二是檢查藏品是否有變化。千萬不要將紙幣與報紙、書籍雜物堆放在一起。紙幣還要防鼠咬。對于蟲蛀的紙幣要進行裱修。
除了會收藏懂收藏外,還要學會保護好用智慧和資金換來的寶貝,紙幣不同于真金白銀,脆弱的紙張很難經受住時間和環境的考驗,市場上很多有價值的錢幣就是因為人為的破壞,導致存量越來越少,讓很多收藏者望塵莫及。養護紙幣需要人的耐心和專心,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所收藏的錢幣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沉淀之后,仍然如收藏時那樣精美,富有價值。
以上四點適用于所有紙幣,各位在享受錢幣收藏的過程之后,更應該有珍視這份寶貴財產的意識,所以要把它牢牢記住。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