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購買郵票的預定時間內,投資人沒有得到預想可能收益的回報,這就叫做郵票投資風險,郵票投資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其中系統風險是指導某些必然出現原因使郵票市場出現價格波動現象,系統風險是不容易估測得到的,因為這涉及到上層建筑方面的諸多因素。郵票投資者如果常關心國家政策、形勢的變化,還是能從某種跡象中得出結論的。其主要指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的變化所造成的影響。還有國家采取某種行政措施對全國市場的影響也屬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是指某些個別人為因素導致市場價格波動,這是指在國家政治等大氣候不變的情況下,郵市內一些因素變化造成的影響,如某些“黃牛”人市哄抬市價、郵票發行數量、以及市場情緒、謠言、操縱等因素。學會對非系統風險的分析,是郵民在郵市交易中最“值錢”的一種手段。
那么,了解郵票投資風險之后,這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回避這些風險呢?
第一,提高郵識,掌握辨偽識劣的本領。郵市最大的風險莫過于購買偽品和劣質品。大凡俏銷的郵票、小型張都難逃造偽的厄運。
除偽品外,還有一類劣質品,如發黃、有霉斑、缺齒、破損、有折痕等品相不佳者以及修補品和水洗后再上膠的郵票。郵票投資者購買郵票時,對郵票的真偽要仔細分辨,如無十足把握確認為真品不要貿然買進。
第二,審時度勢,靈活把握郵票買賣時機。郵票交易在國家承認的市場內進行,就必然會存在郵市價格波動的問題。另一方面,郵票的地區需求量的多少和郵市買賣人員的多少,也必然會影響郵價的波動。總之,郵價波動主要受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能夠把郵票供方關系和需方關系搞清楚。那么,價格漲落的風險就大致可避免了。
第三,謹填選擇郵祭投資品種。并非所有的郵票都值得投資,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老紀特”郵票。“老紀特”郵票發行時間早、發行最小,存世量更小,但除《黃山》、《牡丹》、《蝴蝶》、《金魚》、‘菊花》等少數俏銷品種外,大部分“老紀特”郵票銷路不暢,增值率低。根本原因是收藏的人少,需求最小。因此,投資郵票應選擇那些發行量相對較小而需求量大的品種,如古典文學作品、繪畫、文物、珍稀動植物、花卉、風光名勝類等俏銷品種。財力十分雄厚的投資者可重點投資中國珍郵;財力比較可觀的投資者可重點投資“文”字郵票、編號郵票以及高檔小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