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集郵研討會昨天在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集郵專家紛紛現身成都,其中四川集郵界泰斗、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副會長、國家級郵展評審員、四川省集郵協會副會長兼郵展委員會主任、省體育集郵協會副主席李鴻遠表示,集郵貴在長期堅持,并且郵票相對于股票而言,年輕人集郵更具有投資空間。
1950年在解放軍西南軍區工作的舅父從重慶寄來一封信,信上貼有一枚“進軍圖加蓋”郵票。在北京讀中學的李鴻遠看到郵票好看,便將其撕了下來,用清水浸泡后夾在書本里,這是李鴻遠收集了第一張郵票,從此開始了它的集郵之路。
63年的集郵生涯,他收集了無數張價值不菲的郵票,其中就有80多枚猴票,價值上百萬,其中1963年發行的T57《黃山風景》郵票,是它最鐘愛的。
對于未來這些郵票的安置,李鴻遠說,一部分郵票可以轉讓給別人,另一部分留給外孫女和孫女。
2005年9月,在中國孤品系列郵票展示暨拍賣會上,李鴻遠先生的藏品孤品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由成都昆侖企業集團以110萬的天價競得。近期,李鴻遠將部分西南區解放軍郵票以數十萬價格轉讓給廣州的郵票收藏愛好者。“為了讓集郵愛好者堅持下去,轉讓郵票時價格要低于市場價格。
對于目前集郵的投資價值,李鴻遠看好三類郵票:
第一類是發行量小的郵票,缺者為貴,如“猴票”計劃發行800萬實際發行420萬,從8分錢漲到萬元;
第二類是大家喜愛的生肖郵票,如去年發行的“龍票”,從20多元最高漲至700多元;
第三類是票面精美的郵票,如古典郵票、人物郵票、繪畫郵票。第三類是大家喜愛的生肖郵票,如去年發行的“龍票”,從20多元最高漲至700多元。
集郵更應該是一種具有投資價值,重在修身養性的愛好,不能當成一種專業的投資渠道。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郵票現在的實用價值逐漸降低,更宜于作為一種愛好收藏,郵票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再現當年輝煌是是不可能的,他建議,以前就持有郵票的投資者應繼續持有,新進入者如果對郵市不熟悉的話,還是少量介入為好,而且最好關注那些還沒有漲起來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