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據史籍記載、商、周兩代是青銅器制作的黃金時期。商、周時期,我國的冶金技術水平進步很快,青銅器制作進入頂峰階段。這時期出品的青銅器,是世界青銅文化中最典型,最豐富的代表。
為弘揚中國瑰麗的青銅文化,展示中國古代燦爛文明歷史,中國人民銀行自去年開始啟動中國青銅器金銀幣項目。這個項目將計劃發行10組金銀幣,其中的第一組已于2012年發行。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2)組的發行,讓我們再次穿越千年歷史,重溫中國神秘瑰麗的青銅文化。
中國青銅器類型繁多,如炊器,如食器,如酒器,如水器,如樂器,等等。其中商周器物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如果說青銅器1組的選題主要側重于商代早中期的青銅器代表性器物,那么青銅器2組則側重于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精品。這樣的選題安排,讓我們能夠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到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國青銅器的歷史演變過程。
去年發行的“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包括了2金3銀共5枚幣,幣面表現的是獸面紋方鼎、乳釘紋爵、獸面紋斝、獸面紋鬲以及弦紋盉,均為商代早中工作鑄造的5件青銅重器。其中兩件為酒器,兩件為炊器,一件為水器。
中國青銅器2組金銀幣延續了前組的設計形式與風格,并重新發掘古代青銅器的美學與歷史價值。該套金銀幣所選擇的青銅器從出土的幾萬件青銅器中精遴慎選出,同樣也是發行2金3銀共5枚幣。
商代晚期,青銅器的裝飾性、圖案化的動物紋開始有具象和寫實的趨向,主紋和地紋有明顯地區別。主紋采用浮雕表現,并有圓渾和硬朗兩類不同的風格;地紋采用繁密的細雷紋,與主紋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有的青銅器浮雕采用層疊法而有幾個層次,古董店稱之為“三層花”。許多青銅器還采用扉棱與犧首等立體裝飾,器蓋上有獸形紐,除此之外,它還是中國青銅文化鼎盛出現的第一個高峰。青銅器2組選用了商代晚期著名的司母辛方鼎、婦好鸮尊、婦好偶方彝、司母辛觥、婦好方斝。鼎在第1組中已經出現過,是整個項目中最引人關注的品種,中國古代青銅禮器中的重要器物,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尊,彝、觥,斝均為中國古代酒器,后演變為禮器。
采用鏡面和多層次噴砂工藝,是這組金銀幣的主要特色。除了5盎司銀幣外,其它規格金銀幣的背面均采用鏡面底面,襯以主題圖案為背景;主圖案多層次噴砂,突顯其造型之凝重和裝飾紋樣之華美;文字和面額采用噴砂效果,清晰、明朗。
較去年發行的第1組,該組的5盎司銀幣采用了做舊工藝。具體是背面主圖案襯以司母辛觥典型紋飾為背景,并刊文字和面額,整體采用仿古做舊處理效果,突顯其歷史感和厚重感。銀幣做舊工藝只在2001年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銀幣采用過,錢幣界稱之為黑幣。
中國青銅器金銀幣第二組的工藝方面有創新,做舊工藝的運用使得銀幣更具有厚重的歷史感,設計風格仍然延續了第一組的特色,精彩展現了青銅器的美學價值,選題側重于中國青銅器文化出現的第一個巔峰時代即商朝后期。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