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大幅下跌,各地出現搶金熱現象,由于金銀幣市場與金價休戚相關,所以也因金價的下跌出現一波抄底熱情,金銀幣的升值潛力主要由發行量、題材、工藝決定,抄幣種是有很大講究的。
金銀幣的升值潛力,主要由發行量、題材、工藝決定,其中的發行量更是決定性因素。這樣的收藏理念已經越來越得到普及。由于熊貓金幣的發行量很大,并且逐年擴容,在收藏市場上,對其收藏價格的判斷也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很多人都喜歡追熊貓金幣,我卻不看好它的收藏價值。”南寧錢幣藏家鐘愉談到,熊貓金銀幣近幾年發行量突增,2013年的1盎司普制熊貓銀幣從2009年的60萬枚陡增到800萬枚。另外,1盎司普制熊貓金幣發行量軌跡是2009年16萬枚、2010年30萬枚、2011年50萬枚、2012年60萬枚、2013年60萬枚。由此可見發行量向上梯度明顯。收藏界永恒的金科定律之一是“物以稀為貴”,這種擴容趨勢勢必導致熊貓金幣的升值潛力受到限制。
金銀幣藏家李先生說,他在2011年春節后,以2.3萬多元的價格買了一套熊貓金幣,現在處于套牢狀態。由于年份比較新,2011年的熊貓金錢幣價格基本與新版相當。目前多家金銀幣商店、錢幣商店都回購熊貓金幣,但是給出的價格會低于市場價格15%左右,如目前新版熊貓金幣的回收價為1.66萬~1.7萬元。李先生認為,收藏熊貓金幣,升值潛力至少要10年以上才能體現,并不屬于投資回報快的品種。
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還存在一定程度人為炒作熊貓金幣的現象。一些銷售人員在宣傳中誤導顧客,稱人民銀行有回購熊貓金幣的業務。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此外,熊貓金幣的價格也受基礎金價波動影響,能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價跌兩成 熊貓金幣受追捧
熊貓金幣1982年首次發行,之后成為人民銀行每年固定發行的幣種,如今更是以其成色標準、自成體系、兼具投資性與紀念性雙重功用,成為廣大錢幣收藏人士追捧的熱點。隨著國際金價的下跌,目前新版的1.9盎司一套(5枚)的熊貓金幣,價格已經跌到了1.95萬元左右,較市場高位2.35萬~2.4萬元下跌了19%。
“熊貓金幣(套)跌破2萬元,是近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在2011年金價最高位時,不少金幣銷售點出現斷貨的情況,市場上的熊貓金幣(套)還被炒到了2.6萬元。見到價格下跌這么多,最近很多人來買熊貓金幣。”南寧10+1商業大道上某金幣商店負責人溫江向南國早報記者介紹,普制的熊貓金幣一套為5枚,重量分別為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1/20盎司,總共為1.9盎司(約合59.1克);面值分別為500元、200元、100元、50元、20元,總共為870元。
溫江說,按照熊貓金幣(套)的重量來計算,折合329元/克。再與5月9日基礎金價297元/克進行比較,相當于目前的溢價為10%左右。最近大半個月來,不少錢幣收藏人士、愛好者來買熊貓金幣。
南寧市東葛路上的一家錢幣商店,也出現了熊貓金幣熱賣的行情。工作人員介紹,熊貓金幣發行時間比較早,而且每年固定發行,目前已經形成數量龐大的收藏群體。每年的春節過后都是熊貓金幣的銷售旺季,今年4月下旬以來,由于國際金價大跌,“意外”地多了一個旺季,很多市民抱著“搶黃金”的心態來購買。不過,由于金幣的價格門檻高一些,不少普通錢幣愛好者轉而“抄底”同樣價格大幅下跌的熊貓銀幣。
幣種繁多 篩選“黑馬”有技巧
投資收藏金銀幣,未必要把眼光盯在“熊貓”上,還有很多幣種可供選擇。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幣種的升值潛力都高于熊貓金銀幣。
“人民銀行每年都有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發行計劃,并且會提前公布,內容包括發行主題、數量、時間。”廣西邕泉金銀投資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以2013年為例,中國人民銀行貴金屬紀念幣計劃發行7個項目、49個品種,其中金幣26個品種、銀幣23個品種。
這位負責人說,加上歷年發行的金銀紀念幣,可以說整個紀念幣市場還是很大的。限量發行的紀念幣升值潛力很大,一些品種發行短短一個月,就升值20%~30%。如3月份發行的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幣分為3個規格:5公斤300枚,5盎司3000枚,1/4盎司6萬枚。由于5公斤重量的價格太高,1/4盎司的數量太多,不少資深藏家選擇5盎司規格的,發行時價格為12.5~13萬左右,此輪國際金價下跌不僅對其沒有造成影響,還因為“僧多粥少”而穩步升值。
那么,什么題材的金銀幣更受市場歡迎,投資收藏潛力更大?廣西錢幣博物館的專家指出,最受市場歡迎的題材是歷史、文化題材;其次是熱點題材(比如奧運、香港回歸等)、偉人題材、政治題材。其中的熱點題材,近幾年都出現了熱炒之后價格暴跌的現象,暴露出不小的風險。
投資金銀幣,對于普通藏家來說,不妨借鑒炒股經驗,注意把握有價值的題材,可以長期持胡長線投資,除此之外,還提醒金銀幣投資朋友,每年都固定發行的品種,可以當作定投看待,矢量買入,面對那些市場熱點,不能盲目追高,可以等到價格回落后再入手。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