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全國各族人民世代為之奮斗的偉大工程。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說起植樹節,我們就會想到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重視并大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也一直重視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并將其列入基本國策之中。每年春季都要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979年2月23 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
建國后,最早反映植樹造林的郵票是發行于1957年12月30日的《農業合作化》特種郵票第3枚“造林”。其圖案是以嫩綠的山崗為背景,凸現一位系著白色頭巾的姑娘,手握鐵锨輕輕給樹苗培土的情景。1958年12月15日,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在全國大規模造林的指示和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精神,宣傳林業建設的意義,我國發行了《林業建設》一套4枚郵票,第4枚“綠化祖國”就是直接反映植樹造林的。你瞧那畫面:在莽莽蒼蒼的群山背景下,光禿禿的山坡上成群結隊的植樹人群,手扶樹苗,揮锨培土,一派熱烈的勞動場面。1964年9月26日,為了宣傳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意義和在農村的作用,我國發行了《知識青年在農村》郵票,其第二枚就是“種樹”,在枝繁葉綠的背景前,在艷陽高照下,女青年高提水桶給樹苗澆水,男青年力揮鐵锨培土。1979年8月 10日,為了反映我國農村貫徹“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農業方針,實現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我國發行了《人民公社五業興旺》郵票,表現“植樹造林”的是第二枚。郵票圖案以遼闊的山川為背景,描繪了老農和青年農民揮汗栽培果樹的情景,山坡上的紅旗在隨風招展。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更加重視植樹造林工作。1980年的植樹節,發行《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郵票一套共4枚。第一枚為“經濟林”,圖案是生長有序的梯田式的經濟林林業基地,表現我國工業原料基地建設的發展;第二枚“四旁綠化”,即在宅旁、村旁、路旁和水旁因地制宜有計劃地種植經濟林木以綠化城市、美化環境、護路護堤、凈化空氣以及為社會創造財富,圖中寬闊的道路兩旁綠油油的樹令人心舒暢;第三枚“飛播造林”,圖案是在翠綠的群山間一架飛機正在向山嶺撒播樹種進行造林,在飛機拉出的煙霧中有“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八個字,體現了我國植樹造林走全民動員和現代化的道路;第四枚是“廠礦綠化”,廠礦置于一片綠色海洋之中,形成了美麗的園林化廠區,使林木起到滅菌、消聲,營造舒適勞動環境的作用。
1990年的3月12日植樹節這天,我國發行《綠化祖國》郵票,共4 枚。第一枚是“全民義務植樹”,畫面在層層排列、顏色由深入淺的林木襯托下,左側是由一片片錯落有致的綠葉組成的大樹;第二枚“城市綠化美化”的圖案是在 高樓、橋梁和道路四周描繪上深綠、淺綠和嫩綠的層層樹木、草地,使現代化城市置身于綠色海洋之中;第三枚“建設綠色長城”上有三條由深到淺、起伏連綿的綠 帶,隱約現出萬里長城的形象,票圖前方是一片土黃色的沙漠,暗喻綠帶就像長城抵御外敵入侵那樣抵御著黃沙的侵襲;第四枚“林茂糧豐”圖案上方是重重疊疊、 蒼翠挺拔的松柏,中間則是碩果累累的果樹林,下層便是綠浪翻滾的麥田,有豐收喜悅之感,展示了植樹造林給人們帶來的利益。兩套植樹造林郵票,圖案都以不同 層次的綠色為基調,清新淡雅的畫面,將人們從喧囂的世界中帶入了一個綠色、靜謐的世界,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