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錢幣是歷史的繼續和發展,而且逐步和國際接軌,形成了品類齊全的錢幣體系,就幣材來分,有紙幣、硬幣和電子貨幣(銀行卡),以及它們各自文化的衍生物。就性質來分,有:
1.普通流通幣。普通流通幣即“人民幣”,包括主幣和輔幣,主幣以紙幣為主,輔幣有紙幣、也有金屬機制幣。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即開始發行人民幣,所以人民幣的誕生要早于新中國的成立,第一套人民幣還帶有戰時貨幣的某些特征。半個多世紀以來,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
2.普通紀念幣(鈔)。普通紀念幣開始發行于1984年,至2006年底,已發行了81種。1999年9月20日,發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鈔一種,2000年11月28日,發行“迎接新世紀”塑料紀念鈔一種。普通紀念幣(鈔)可以按面值和普通流通幣等值使用。
3.貴金屬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以金、銀紀念幣為主,也有鈀、鉑等其它金屬的紀念幣。1979年10月10日發行第一套紀念金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1982年開始發行以熊貓為主要圖案的系列普制金幣,1997年開始發行彩色圖案的金銀紀念幣,截止2006年底,共發行了貴金屬紀念幣十大系列,287個項目,1538個品種。
4.金銀幣、條、塊、元寶等投資性制品。這是傳統元寶系列的繼續,它們中除了國庫儲存的金、銀錠之外,多以金、銀工藝品的形式出現,隨著時代的進步,運用了新的工藝技術,并出現了彩色金銀條塊。
5.紀念章。包括金、銀、銅等不同材質、不同規格的各類紀念章,其中有國家造幣廠設計制作的,有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銷售的,采用了和金銀紀念幣幾乎一樣的工藝技術,由于發行的數量少,時間的限制相對比較寬松,設計思想比較開放,技術動作的空間也比較大,所以其藝術性反映得更為強烈,先進技術的應用更為充分。
6.銀行卡。銀行卡是新型的信用貨幣的一種載體,1985年中國銀行珠海分行開始發行中銀卡,一年后,中國銀行北京、廣東、天津、青島、上海等分行也相繼發行,在此基礎上,中國銀行總行發行了長城卡,作為中國銀行系統統一發行的銀行卡。隨即,各類信用卡、工資卡很快普及到全國各大城市,中國錢幣跨入了電子化的新時代。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