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元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員,發行于1955年,俗稱“大黑十”,由蘇聯代印的,但由于我國與蘇聯關系惡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964年開始限期回收。主景是年紀蒼老,健康的工農圖像,農婦捧著一束稻草,眼睛朝著農夫手指指著的方向望去,體現了各族人民和諧相處;周圍是大白邊。背面主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下面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字樣,被一橢圓圍起來。
1953年10元自從1064年停止流通使用后,市場上存量不多,完全嶄新更是少見。按照目前的情況,若市民家藏有的,哪怕是無意留存的,或者品相不好的,都能在市場上賣到一定的價錢。但由于價格較高,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假“大黑十”,即使如此,稍微有些藏品知識底子的藏家都能分辨得出,因為真假工藝相差比較明顯。真的“大黑十”工藝較精致,圖案凹凸感較強,線條流暢清晰,連人物,水印也清晰明了。
在剛退出流通領域的時候,“大黑十”的價格不過一百多元,80年代后就升到幾百元,90年代因為第一次集幣市場大行情而漲到幾千元。在第二次集幣市場大行情的時候,甚至升至1萬元。即使行情過后,也在那區間徘徊。在2007年第三次集幣市場大行情中,“大黑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價。
投資是一種理念,也是一份執著!投資錢幣市場并不比其他的投資簡單,在進入錢幣市場時也要做好相關的分析和市場的了解。隨著時間細水長流,第二套人民幣退出市場流通領域時間也逐漸久遠,1953年10元離我們越來越遙遠,存量也越來越少,再加上目前單枚價格已高達19萬,創造了錢幣市場的又一升值神話,而且其是前蘇聯印刷的,具有歷史的特殊意義,是值得收藏的好品種。不少收藏者接到“大黑十”都舍不得拋售,期待又一輪的升值神話。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