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場走過了第二十個年頭。如今它正如一個青年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偶爾會犯些小錯誤,從中吸取教訓,然后更加健康和壯大。
他還是一個非正常成長的年輕人,從一出生就被賦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護,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責任。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些長輩,目睹了他們的出生和成長、時時給予鞭策和激勵、處處送出關懷和溫情。
在二十年之際,他們對這個青年人有什么話要說?哪一些成長的故事令他們記憶深刻?他們如何憧憬和規劃他的未來?
新浪財經將于即日起陸續推出“二十年記憶”約稿,由親歷證券市場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來為您講述他們的“二十年記憶”。
厲以寧
現代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必須以股市作為主渠道與主機制,必須把直接融資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20年來,中國股市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顯著的進步,股市已經成為經濟體制改革不可逆轉的重要屏障,并且日益成為資源配置和優化的主要場所。
20年來中國股市的發展,主要取得了五個方面的明顯進展:
一是建立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基礎的法律架構,依法治市的法律環境已具雛形。
二是建立了兩個證券交易所并且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市場體系,股指期貨的推出使得市場的結構與功能進一步完善,股市的國際化與市場化進程也正在逐步推進。
三是讓兩千多家公司在股票市場上市,既從股市得到了直接融資又接受了市場的洗禮,培育了市場意識與金融意識。現在中國最好的企業大都已經成為上市公司,這對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功不可沒。
四是形成了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共生共存的投資者隊伍,1.2億多城市人口成為了市場的投資者,這對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都具有深刻與長遠的影響。
五是進行了以股權分置改革為主要標志的重大制度創新,基本解決了長期困擾中國股市的一些重大和關鍵性難題,并且為股市的未來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道路和空間。
20年的股市發展給中國和中國經濟都帶來了比較明顯的變化,股市的地位日益加強,股市的作用日益明顯,股市的機制日益完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股市已經成為市場經濟大廈建設的一個重要和不可動搖的基石,它既在經濟體制的轉型中逐步得到發展和完善,同時也在促進著整個經濟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方向發生質變。這是一個雙向的互促互動過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就將在這樣的雙向互動中得以形成和逐步完善。
我們說中國股市在發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不是說它本身沒有缺點和缺陷。相反,由于中國股市誕生和發展的特殊背景,特別是雙重經濟體制的掣肘和制衡,使得股市在運行與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有些甚至還比較嚴重。主要是:1、股市的行政化色彩過于濃烈,“政策市”的問題一直也沒有得到有力和有效的解決。2、股市的投入產出效率還不夠高,上市公司的基礎地位還不穩固,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水平還比較低。3、股市的透明度還比較低,信息披露的監督機制和完善機制還很不健全,內幕交易問題也日益嚴重,股市的長期投資理念還沒有形成。4、市場的監管體系還很不健全,市場的監管角色還存在著錯位,調整監管機構的層次分工與功能定位還任重道遠。5、投資者的權益保護機制還很不健全。這個問題應該作為股市創新的重中之重,因為投資者是市場資金的提供者,是市場交易的參與者,是市場風險的承擔著,不能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能讓市場具有明顯的財富效應,股市的長遠發展就會受到阻礙,股市的根基就會很不牢固。6、股市在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轉型中的功能與作用還非常薄弱。
中國股市存在的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也只能通過發展的辦法來加以解決。雖然在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整體經濟的轉型中股市也要承受必要的陣痛,但隨著轉型的推進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股市終究還會重新步入上升通道,并且會讓更多的投資者分享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整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