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爭相“放水”,投資如何避險? 有專家表示避險首選黃金白銀,日元等避險貨幣價值削弱
羊城晚報訊 記者王凌菲報道:美聯儲2 月21 日公布了最新的聯儲貼現利率會議紀要, 盡管多數地區聯儲依然傾向于維持貼現利率不變, 但一些委員認為, 短中期內采取更多寬松政策仍存在必要,自此,QE3 的推行仍是外匯市場久久不能遠去的聲音。而不單單是美聯儲,對于始于2009 年的這場全球性債務危機, 全球央行均傾向展開一輪輪寬松浪潮,以刺激對經濟的進一步恢復。分析師認為,全球性量化寬松環境下,固化財富如黃金、白銀凸顯投資價值; 關鍵貨幣中,瑞郎、日元等傳統避險貨幣價值已削弱,澳元投資風險在不斷上升,而歐元短期站穩則大致可期。
全球央行接連放水 黃金仍是避險首選
目前主導外匯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全球央行此起彼伏的量化寬松政策。歐元供應量在長期再融資操作的幫助下持續增加;英國央行月9 日也宣布再度購買500 億英鎊的國債; 而日本央行也擴大其資產購買規模至65 萬億日元;澳洲聯儲,此前重申利率水平適當,不過若經濟大幅放緩,仍有放寬政策的空間; 美聯儲也一再保留新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
中國銀行金融市場部資深交易員蔡振瑋日前在“廣東中行外匯黃金市場年度回顧及展望大型投資報告會”上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實質上還是債務危機,而在債務危機中,財政調控面臨的約束會越來越大, 印鈔票成為解決危機必要的手段,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黃金、白銀等固化財富可能具有相對投資價值。
歐元短期站穩可期 澳元投資風險積聚
對于未來關鍵貨幣的走勢,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資金業務主管胡年豐認為,隨著日本央行及瑞士央行的介入,瑞郎、日元等傳統避險貨幣價值被削弱,而盡管最近一期議息會議上, 澳洲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穩定在目前水平, 但從微觀經濟上來看, 澳洲經濟發展動力也不如從前, 未來利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也在所難免,澳元投資風險在逐漸集聚。
而對于歐元未來走勢, 胡年豐則表示相對樂觀,“目前歐洲債務危機的解決過程,可用鈍刀割肉來形容,雖然過程堪稱坎坷,但達成的結果總算滿意,投資者對于歐債的風險忍耐力也在逐步增強,歐元站穩已大致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