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悄然離去,然而,以郵幣卡為主的藏市回調趨勢似意猶未盡。如此表現基本反映過去一年市場運行的主旋律,即2011年的基調為盤桓調整,熱點從年初的繁花似錦,到年終的寥若晨星,這種回抽從整個大行情的演繹看,屬于階段性理性調整,其特點主要是對前期快速上揚的走向進行適度修正。這種趨勢必然對2012年郵幣收藏形成影響。
郵市兩起兩落
2011年郵市的表現可用“熱極生悲”來形容,所謂“熱”,是指年初市場火爆異常,而“悲”則是指下半年市場的蹣跚下跌,大多數熱點品種陷入回調桎梏,市場熱點明顯逍遁。因此,全年郵市體現為上臺階后整固形態,熱點板塊形成的回抽,基本符合郵市牛市“復蘇期”結束后必然出現的整理格局,而如此走勢在過去一年中反映得淋漓盡致。
縱觀2011年郵市走向,可歸納為兩起兩落,“兩起”為年初的整體攀升浪和歇夏期中的近期熱點板塊上漲潮,“兩落”則是春季和歲末的回調表現,并造成了全年春季行情和秋季行情的偃旗息鼓。不過,對比絕大多數熱點品種價格,除了近5年發行的部分新郵出現下滑外,基本上均呈揚升趨勢,其中不僅包括1992年之后發行的近期熱門品種,也同樣包括老郵板塊,且老郵中大多數品種在這一年中創出歷史新高,折射出市場牛市格局并沒有變化,而是處于溫和攀升趨勢。因此,盡管市場起落頻繁,但盤旋上漲的基調仍維持,只是沒有2010年下半年那樣勇往直前的上沖勁頭,取而代之的是進二退一的緩進姿態。
2010年表現咄咄逼人的2003年至2004年小版張熱點消退,如“百合花”、“青銅器”、“城市建筑”和“中國名亭”小版張分別由年初的305元、130元、110元和82元下滑至年終的180元、95元、78元和53元,投資者追捧熱度下降。此外,近年來發行的小版張也在“兔年”春節后沖高回調,像“行書”從年初的105元曾直飚至170元,但年末價格則下挫到95元左右,全年沖高回落形態明顯。
全年市場的熱點,以生肖板塊的運行為主線,整體行情起伏都有生肖漲跌烙印,對郵市溫度產生極大影響。其中“甲申猴”全張票是典型代表,雖其價格在2010年上漲兩倍余,但2011年更上層樓,年內該張最高價為810元,較年初的135元高出500%,即使到年末,價格也在600元整固,全年純升幅同樣有3.2倍,是整個生肖板塊中的佼佼者。受此影響,第三輪生肖全版張升幅接近翻番,一些品種漲幅則超過150%,如“乙酉雞”全張票和“甲申猴”小版張的價格,由2011年初的68元和85元分別走高到185元和215元,漲幅分別為172%和153%。
幣市步履蹣跚
如果說2010年錢幣市場上各板塊大唱“進行曲”,那么2011年就變成了“交誼舞”,尤其是下半年的紙幣板塊高臺跳水,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從價格統計分析,約有20%的品種市價在年末低于年初價,下臺階表現不言而喻。
金銀幣雖在年內出現高潮,但均以曇花一現式的急漲快跌結束,反映出市場對行情的深化心有余而力不足,從一個側面也昭示了市場資金面的緊缺。畢竟,2011年國際金銀價格仍在上揚,但金銀幣價格卻下滑,如此格格不入的節奏,除了2010年金銀幣板塊升幅過大造成投資者畏高情緒外,資金難以跟上也是個非常大的原因。
2011年金銀幣市場亮點有兩個:一是上半年出現的銀幣行情,以“熊貓”銀幣走強為標志,如具有代表性的2011版1盎司“熊貓”銀幣價格即從2010年10月份的230元攀升到2011年5月份的330元,但到年末則回落至260元。二是9月份來去匆匆的秋季行情,這波僅持續20天行情主要以彩金幣為主,其中“貴妃醉酒”彩金幣一度創下8.8萬元新高。但好景不長,隨拋壓出現市場買氣逍遁,加上9月末江浙投資者沽壓更快速葬送秋季行情的美好開局,令行情走勢急轉直下。
紙幣在2011年中幾乎處于跌勢,如果說上半年還是小幅陰跌,那么到7月份后跌勢就逐漸放大,步入10月份更現高臺跳水,不少品種在30天內的跌幅就達30%,尤以第四版人民幣為甚,其中1990版2元券的價格暴跌50%,大量前期獲利盤蜂擁而至,市場承接盤枯萎,導致該券全年跌幅高達65%,令人不寒而栗。不少在2009年至2010年升幅巨大的紙幣,在2011年遭遇“滑鐵盧”,價格腰斬品種不少。
流通幣是今年幣市中表現最穩定板塊,其中生肖(賀歲)板塊十分活躍,“羊年”流通幣上揚到250元左右,全年漲幅近一倍。當然,早期發行的品種略顯疲軟,如“央行建行”、“寧夏”和“宋慶齡”紀念流通幣分別沖高回落到3800元、1200元和53元,但整體價格仍比年初高。
2012年,藏市走向理性判斷
2011年藏市走出前熱后冷調整市,特別是9月份之后市場溫度下降,大多數品種跌幅均產生于此間,令年初朝氣蓬勃的市況蒙上陰影。不過,筆者認為藏市2011年調整非常理性,通過大幅調整后,大量熱點品種的前期價格泡沫被清除,而這恰恰是市場從“復蘇期”向“繁榮期”轉變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們一年來所看到的“轉化期”表現。
必須看到,臨近歲末的藏市雖仍有回調品種存在,但下跌動能趨于枯竭之兆也顯現,大量品種隔三岔五地漲跌頻現,形成上揚拋壓下有支撐的箱體波動格局,顯示階段性底部的來臨為時不遠。隨著強勢品種抗跌性不斷增強,即使遭遇大量獲利拋壓也未破位,這無疑表明市場抵御能力不弱,為后市發展奠定新基礎。
鑒于藏市的表現,筆者認為,2012年藏市投資機遇仍大,雖然過去一年維持調整,但調整成功后的爆發力同樣也會變得十分驚人,至少郵市目前依然處于牛市狀態,一旦“轉換期”結束,那么撩人眼球的“繁榮期”就將正式拉開此輪行情的主升浪。投資者不妨重點留意春季行情和秋季行情的兩個時間段,市場形成突破的概率相對要大些。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