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逛郵市,一位相熟的郵商與筆者閑聊,他嘆息著說,現在不玩JT票了。原因是集郵者對品相挑得太厲害,自己年齡大了,眼神不夠用,有的瑕疵根本照顧不到,結果不是收了品相差的郵票,就是好郵票賣不上價。無奈之余,讓自己眼神好的孩子把品相差的郵票都挑出來,通過網絡賣給產品郵商插冊出售。言外之意,如果筆者需要JT票,他可以提供僅存的品相優良的票品。
品相對郵票真的那么重要嗎?是的,品相是郵票的生命。郵票很嬌貴,稍有一丁點臟、一丁點黃、一丁點折,價格都有可能被攔腰一斬。
但是,品相不是集郵的全部。在筆者最初的印象中,集郵者大多都有一只大號放大鏡,一只長長的鑷子,還有干干凈凈的氣質。得到的直接經驗和集郵第一堂課就是:郵票摸不得、碰不得,需要細心和精心。雖然我不是一個干凈、細心的人,但是我愛集郵,從心里往外的喜歡郵票和郵品。
但是相對于郵票,我更愛實寄封!
實寄封是經過郵政渠道實際投寄、分揀、蓋銷、投遞、收取等環節的郵品。一件完整的實寄封,一般應該有信封、郵票、蓋銷戳、落地戳,有的還有掛號簽條、紀念戳等附加信息。
一件實寄封不僅能夠反映所貼郵票的發行史,同時也在印證著郵政使用史。拈來一枚實寄封,從郵票圖案我們可以閱讀不同的時代信息和時代特征,例如老紀特郵票突出政治性題材,文革票紅字當頭,編年票則反映了改革開放、思想解放帶來的繁榮和發展;從信封的紙質、圖案、顏色、印刷附注,以及筆墨顏色、字跡,可以感受到時代變遷、時尚風格,從而呼吸到歷史氣息;尤其是郵戳上的日期、時間和地點,充滿了濃郁的地域色彩。郵戳上的時間,那是精確到小時的歷史瞬間定格,給我們一種歷史滄桑感。凝視實寄封我們可以能夠與歷史對話,從蓋銷戳與落地戳的時間差判斷這封信曾經的歷程,得知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從銷戳的清晰程度和用力大小我們可以想象判斷郵政人員的性別、年齡和工作態度,以緬懷逝去的歲月和青春;從戳的顏色、形式變化我們知道郵政在改變工作方式,以及更多的神秘和未知,這就是集藏的樂趣。
擴展閱讀:
袁世凱銀元價格
奧運鈔
北洋造光緒元寶
錢幣收藏價格表
郵票價格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