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正式發行第四套人民幣。
第四套人民幣共有9種面額,14種票券。其中,1角券1種,2角券1種,5角券1種,1元券3種(1980年版、1990年版、1996年版),2元券2種(1980年版、1990年版),5元券1種;10元券1種,50元券2種(1980年版、1990年版),100元券2種(1980年版、1990年版)。
鑒于第四套人民幣的發行工作早在1997年4月1日就停止了,目前國內各大銀行對第四套人民幣采取的是只收不兌的政策。因此,第四套人民幣徹底退出流通領域的時間相信不會太過遙遠。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想就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投資價值談些個人的觀點,供各位參考。
金融安全和防偽科技的日新月異,迫使第四套人民幣將加速退出流通領域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近日在“2010 版香港新鈔票系列”發行議式上曾表示:為保證我?一定會走在犯罪集團之前,有必要推出全新設計的鈔票,引進最新的防偽特徵,減低被偽冒的危險…….。
隨著人民幣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我們相信,必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制假販假集團將目光關注到了人民幣身上。這就要求我們的人民幣不僅僅需要滿足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需要,還必須具備相當高的防偽科技和技術含量。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的人民幣更是已經進入到了金融領域的安全,國家的穩定與和諧等范疇。鑒于第四套人民幣的印制和使用始于1987年,在迄今為止的20多年時間,國際上無論是對紙張防偽、水印防偽、金屬安全線、防偽油墨,還是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凹印接線技術、套印對印技術和平凸版接線技術等防偽科技及工藝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迫切需要有全新工藝和防偽科技保駕護航的新版紙幣的推出,以取代已經不適合在繼續進行流通和使用的第四套人民幣。在這一背景下,不僅第四套人民幣的退出流通和使用領域勢在必然,而且,更是一件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事情。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得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領域越早越好
近年來,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人民銀行先后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共和國、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冰島、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2009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實施細則》。2010年6月22 日,中國人民銀行發文:穩步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從中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是國家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不僅事關我們國家的金融穩定和安全,而且,更憂關我們中國在今后50年甚至于100年的持續性發展。然而,看看我們目前正在流通著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我們會驚訝的發展,我們的人民幣面額最高只有區區的100元,不僅不利于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而且也不利于國際間的經貿往來和人員交往等。放眼看看當今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地位和影響的西方發達國際的貨幣我們更可以發現,歐元紙幣的最大面額已經達到了500歐元;新加坡、加拿大和香港地區的紙幣最大面值分別是1000新元、1000加元和1000港幣;美元、英鎊和澳大利亞的最大面額盡管只有100美元、50英鎊和100澳元,但由于它們和中國人民幣的比值分別達到了1:6.775、1:10.5741和1:6.0886(以截稿時止的中國銀行外匯折算價計算),因此,盡管紙幣的數字盡管都是100或者50,但實際的價值是截然不同的。有鑒于此,筆者堅信:要想使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不斷的走向深入的話,第四套人民幣的推遲流通和使用領域,以及第六套人民幣的發行已經勢在必然,不可阻擋。
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領域后,其投資收藏價值及走勢將復制第三套人民幣
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和使用領域已經毫無懸念,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時間問題。由于第三套人民幣在2000年7月1日退出流通和使用領域的前后,各地收藏品市場上也曾圍繞著其出現過數輪的炒做,因此,一旦第四套人民幣宣布正式退出流通和使用領域之后,相信第四套人民幣必然會出現一輪更大力度的炒做,第三套人民幣退出流通和使用領域后的市場表現一定會被復制。屆時,類似于80年版50元券、80年版100元券、80年1元券等指標品種,一定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