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在開業首日蓋上這個‘辰龍(臨)’字的郵戳,很有紀念意義。”昨天,國內首家生肖文化郵局——辰龍臨時郵局在龍潭湖畔揭開面紗,不少集郵愛好者專程趕來,給朋友郵寄明信片和平信,加蓋紀念郵戳。
扎堆買郵品自己蓋郵戳
辰龍郵局是臨時郵局,設在北京市南區郵電局光明樓支局,集郵愛好者可以在這里購買龍年郵票和祝福賀卡,并加蓋紀念郵戳。昨日,記者來到郵局時,售賣紀念郵票和明信片的柜臺前已人頭攢動,幾十位市民正在排隊購買紀念郵品。大廳中間擺了兩張桌子,分別放有龍形圖案的紀念郵戳,和兩只“辰龍(臨)”字郵政日戳,市民可自行加蓋郵戳。
有的市民當場買下上百張的明信片,蓋完郵戳后直接填寫寄出,還有一部分人則拿來信封和白紙,在上面蓋滿龍形紀念郵戳,“紀念郵戳的圖案好看,而且還有紀念意義,就多蓋幾個。”市民王小姐笑著說。
首次開業日子值得紀念
在一個柜臺前,85歲的李先生正在填寫蓋好郵戳的30多張明信片。記者發現他手中的明信片只是普通的明信片,并非龍年郵品。“主要是郵戳和首次開業的日子值得紀念。”他告訴記者,這些明信片都將寄給自己的好友,“寄給朋友是為了告訴他們,我還活著。”李先生稱自己有很多朋友,很遺憾只能挑幾十個郵寄,“歲數大了,寫不了那么多。”
與李先生不同,加蓋完紀念郵戳的劉阿姨卻要把明信片寄給自己。她介紹稱,在辰龍臨時郵局首次開業的日子,寄給自己一張蓋有紀念郵戳的明信片更有意義。“買了不寄多浪費。”她對蓋完郵戳直接把明信片裝進信封帶走的市民表示不解,“郵戳日期是當天的,不寄以后就作廢了。”
心急走錯柜臺蓋錯郵戳
一大早就從石景山趕來的陳先生卻遇到了點糟心事,本來只想蓋“辰龍(臨)”字郵政日戳,不料因心急走錯柜臺蓋上了“光明樓”的郵戳。“我以為光明樓郵局和辰龍郵局是一回事呢,沒想到蓋完才發現不對勁。”對此,陳先生只好無奈地用郵票遮蓋住“光明樓”的郵戳,將明信片全部改為掛號信的方式寄出,“蓋兩個郵戳會影響它以后的收藏價值”。
龍年有了辰龍臨時郵局,是否以后會相繼推出巳蛇、午馬等臨時郵局?就此事,記者向大廳內的郵政工作人員咨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都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相比其他生肖,中國人對龍有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