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昨日發布消息:嫦娥二號衛星和火箭已完成發射場區的測試和檢查,測試結果正常,完全滿足發射的技術條件。將于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如果遇到氣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時間發射,還選擇了10月2日和3日擇機發射。
今日開始加注火箭推進劑
嫦娥二號發射場區指揮部昨日研究決定,擬于今日開始加注火箭推進劑。
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陶鐘山介紹說,運載火箭若開始加注低溫推進劑,則意味著必須發射。因為前兩級加注的推進劑偏二甲肼和四氧化氮劇毒,且第三級將注入液氫,液氫沸點為-252.7℃,易爆炸。如果改變發射計劃,卸載推進劑將付諸更大的成本和承擔更大安全風險。
發射日選在國慶是巧合
專家介紹,探月衛星的發射日期選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地日月的運動規律、太陽對飛行過程中能源采集的影響,還有發射場的氣候、火箭運載能力的限制和衛星能力的限制等,要綜合這些因素來選擇發射窗口。像發射嫦娥二號衛星的發射窗口,一年大概也就三到四次機會。
陶鐘山介紹說,這次嫦娥二號任務大致開了3個發射窗口,分別在10月1日晚上7時左右,2日晚上8時10分左右,3日晚上10時20分左右。
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黃江川表示,發射日期選在國慶期間是巧合。
發射瞄準“零窗口”
中國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嫦娥二號將力爭實現“零窗口”發射,為后續實施變軌和開展科學試驗提供良好條件。
“零窗口”發射是指在一定長度的發射窗口時間內,緊貼窗口上沿即最優時間實施發射。如發射窗口為1時至1時30分,“零窗口”就是指1時整。
“如果在‘零窗口’發射,衛星無需中途修正就能進入預定軌道,可以節省燃料從而為后續工作留下更多動力。”陶鐘山說。
嫦娥二號衛星攜帶燃料為1300多公斤。計算表明,在35分鐘的窗口時間內,“零窗口”發射能比按照后沿發射節省180公斤燃料。
天氣條件無不利影響
據悉,從目前情況來看,10月3日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天氣以陰天間多云為主,有陣性降水。據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預警中心的判斷,預計今日到國慶假期前期,空間天氣平穩,太陽活動水平低,對嫦娥二號發射沒有不利的影響。
專家稱,即使發射當天有“毛毛雨”,也不會影響嫦娥二號的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