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市民,目前發(fā)現的所謂“錯版貨幣”,都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為采用化學褪色、挖補、揭貼等手段制成的,市民要提高警惕。上圖:這張百元人民幣是真幣,正面左上角缺少“國徽”。
一張“99版”的錯版百元人民幣,至今已珍藏5年。昨日,鐘先生拿著這張人民幣來到本報,他希望能有專家?guī)椭b定其價值。
人民幣正面右上方有白點
近日,鐘先生向筆者展示了這張1999年版面值為100元的人民幣。筆者看到,這張人民幣的編號為:YB56445010,在人民幣正面的右上方,有一個長約1厘米、寬約0.5厘米長條形的白點,白點下方的油墨分布不均勻,呈塊狀的紅色油墨。鐘先生說,這張百元人民幣有幾處折痕,顯然在之前已經使用過。
這張人民幣的紙質、手感及印刷與真幣無異。此幣經驗鈔機檢驗,沒有異常情況,送到銀行進行檢驗時,也被認定是真幣。
鐘先生:
疑是錯版幣收藏近5年
鐘先生介紹,這張錯版人民幣是從他表叔那里得到的。2005年7月,表叔在深圳經營一個電話亭。有一天,附近工廠的一名女職工來電話亭打完電話后,掏出這張百元人民幣付錢。表叔接過后發(fā)現了鈔票的異樣,但是經驗鈔機檢驗是真幣。表叔也沒太在意,便收下了。
鐘先生說,不久后,表叔和他吃飯時聊起此事,他看過后覺得這張鈔票很特別,于是從表叔那換來了這張鈔票。此后,一些愛好收藏的朋友也曾出高價向他購買,但他都拒絕出售,保留至今。
專家:
不是錯版幣應是人工制作
為此,筆者陪同鐘先生向錢幣收藏專家了解情況。經鑒定,這張百元鈔票并非鐘先生所猜的錯版幣,沒有收藏價值。
這位錢幣收藏專家肯定地告訴筆者,這張百元人民幣的“錯版”有人工制作的痕跡,可能是在流通過程中,經過人為的刮涂和熱熔等手法制成的。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