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00塊錢到手的一套編號票,2008年8500元給賣了。2005年跌到了3800元,現在又漲到3萬多元了。真有點后悔了。”已經和郵票打交道幾十年的中華郵票在線站長趙玉杰先生說:“到了明年,預計編號票會漲到4萬多。”
編號票愛玩“過山車”
新中國郵票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主要有兩類,一是1967年到1970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發行的無志號郵票,這就是“文革”郵票,又稱“文”字郵票;二是1970年到1973年發行的以編號標志的郵票,這就是“編號郵票”。縱觀編號票過去十幾年的價格起落幅度,簡直堪比過山車。
今年年初,編號票順利跨過了2萬元的門檻,并扶搖直上,目前價格保持在3萬元到3.5萬元之間。
1997年是中國郵市公認的高潮,整部編號票曾在當年創下了1.1萬元的高價。隨后,郵市出現了長達13年的下跌走勢,編號票也一路下跌,直到2005年夏季跌至3800余元的谷底后,價格開始反彈。
2008年,整部編號票的價格上升到了8500元左右,并一路攀升。2009年年初,編號票越過了萬元門檻,隨后扶搖直上。
瀟灑翻番的編號票
為何編號票能如此瀟灑的翻番呢?資料顯示,編號票于1967年到1970年發行之時,正值“文革”時期,集郵活動尚未復蘇,所以收集郵票、尤其是收集全品相新票的人相當少,大都被用于貼信,市場消耗量大。
經過多年的沉淀,實際留存下來的整套全品相編號票的數量已不多。
在共計21套95枚編號票中,總體來說發行量都較少。發行量在1000萬套以下的有10套,其中有5套的發行量在200萬套以下。發行量最小的兩套《亞非乒乓球友好邀請賽》、《慶祝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成立30周年》,各自僅為125萬套。
編號票的面值設置多為低面值的4分、8分、10分、22分、43分、52分票,其中絕大部分是當時國內用量最多的平信郵資面值8分票。
除了整套編號票之外,編號票中也有不少精品值得藏家關注。如恢復志號的第一套編號票編1-6《智取威虎山》,曾被郵電部授予新中國成立30年榮譽獎的編57-62《熊貓》郵票,以及編8-11《紀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編12-20《建黨五十周年》、編78-81《工業產品》等,都是頗受郵迷關注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