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木復蘇,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里,一年一度的全國各地“愛鳥周”已經來臨。在郵票這張“國家名片”上,自然也少不了珍稀鳥類這道亮麗的風景。
劉善文
春回大地,萬木復蘇,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里,一年一度的全國各地“愛鳥周”已經來臨。
我國是世界上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據統計,現有鳥類有1200多種,種數居世界第一位,約占世界鳥類種數的13%,還有名列世界珍禽前茅的褐馬雞、朱?、黑頸鶴、白鶴、赤頸鶴、黃腹角雉等許多鳥種。鳥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親密無間的朋友。愛護鳥類是中國人民的美德。在郵票這張“國家名片”上,自然也少不了珍稀鳥類這道亮麗的風景。
新中國最早發行的鳥類專題郵票,是1962年的《丹頂鶴》特種郵票一套3枚,主圖為3幅中國畫丹頂鶴圖。郵票上的丹頂鶴,或雙雙漫步在竹林下,或翩翩起舞在藍天上,或凝神覓食在湖灘旁,栩栩如生。這是新中國第一套珍稀動物主題郵票。1979年,我國發行的第二套鳥類主題郵票T35《金雞》一套3枚,圖案為“竹石金雞”、“金雞展翅”和“金雞覓食”。
為配合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1982年,郵電部發行了T79《益鳥》郵票一套5枚,郵票圖案分別是“戴勝”、“家燕”、“黃鸝”、“大山雀”、“斑啄木鳥”;同時還發行了小型張《杜鵑》,成為我國第一枚鳥類郵票小型張。1983年發行的《天鵝》郵票一套4枚,展示了天鵝嬉水、情侶嬉戲、漫游和飛翔的四種姿態。1984年發行的《朱?》特種郵票一套3枚,分別表現了朱?的翔、涉、棲三種姿態。1986年發行了《白鶴》特種郵票一套3枚和小型張一枚。這套郵票以意傳神,描繪了白鶴飄然瀟灑的神態,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在當年日本舉行的中國最佳郵票年度評選中榮列榜首。1987年3月發行的《猛禽》郵票一套4枚,圖案分別是“鳶”、“虎頭海雕”、“禿鷲”、“大?”。1989年發行的T134《褐馬雞》郵票一套兩枚。褐馬雞是我國特有的鳥類之一,在國外尚未發現,其珍稀程度可與大熊貓相比。中國鳥類學會會徽的主圖就是褐馬雞,世界雉類協會的會徽上也有褐馬雞的形象。
上世紀90年代,我國發行了《鸛》《鶴》《?》三套鳥類特種郵票。1992年發行的《鸛》郵票,圖案分別為“黑鸛”和“白鸛”。1994年中美聯合發行的《鶴》特種郵票一套2枚,是我國第一套鳥類主題聯發郵票,分別選取了中國的“黑頸鶴”和美國的“美洲鶴”為郵票圖案。1995年發行的《?》郵票,主圖分別為“雕?”、“長耳?”、“雪?”和“草?”。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鳥類的倩影多次出現在方寸郵票中。如2000年發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I級)(一)》中的“朱?”、“褐馬雞”、“丹頂鶴”。2004年發行的《孔雀》特種郵票一套兩枚,分別是“娉婷”、“婀娜”和一枚小型張“競艷”。2005年發行的《向海自然保護區》郵票一套4枚,表現的分別是“丹頂鶴”、“白鸛”、“翅鼻麻鴨”和“金雕”。此外,從2002年到2006年,我國還分四次發行了《中國鳥》普通郵票,共四組9枚,分別為“黃腹角雉”、“白尾地鴉”、“臺灣藍鵲”、“賀蘭山紅尾鴝”、“藏?”、“黃腹山雀”、“滇?”、“綠尾虹雉”、“褐頭鳳鹛”。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2月28日,我國又發行了《中國鳥》特種郵票小全張。這套郵票的版式設計獨具匠心,將“臺灣藍鵲”、“藏?”、“黃腹角雉”、“黑額山噪鹛”、“白尾地鴉”、“白點鹛”、“灰冠鴉雀”,以及寧夏“賀蘭山紅尾鴝”和“紅腹錦雞”,組合在一個小版上,色彩絢麗,美輪美奐,展現出一個五彩斑斕、詩情畫意的鳥世界,令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