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價格猛漲,但宣紙廠不愁銷,中高檔宣紙尤其俏銷。
老劉稱,前段時間有個顧客買了2萬元的紙,大概有50多刀,除了自己用,還準備傳給下一代。
“雖然漲價了,但銷量沒降,有些高端紙甚至供不應求。”博遠軒書畫社吳美琴剛招呼完一批顧客選購一批宣紙,她表示,宣紙一般都有固定的客戶群,對他們來說宣紙是必需品,不可能因為貴了就不買。
據了解,宣紙容易保存,一張宣紙可以保存八百到一千年,而且越老越適用于書寫,所以不少書畫家都有收藏老宣紙的習慣。
老劉告訴記者,少數名人特制紙漲得尤其快,如齊白石的專用紙目前賣到10000元一刀,紅星“特凈”因為發行量少也賣到8000元一刀。香港回歸時的特制紙1997年時2800元一刀,現在已經漲到了12800元。
“澳門回歸紀念宣紙,已賣到2000元一張。”四寶堂工作人員說,這種宣紙手感像棉花一樣柔軟,但在武漢賣不動,多在廣州、北京等地銷售。在老劉安徽的工廠,開年以來也不乏用大卡車去拖貨的大單子,“不少四川、浙江等地的零售商過來,一進就是十萬、二十萬的貨,以中高端居多。”
低端宣紙不賺錢,廠家也不愿生產。資深藏家介紹:“2007年之前,我去紙廠翻老紙時,各個年份各個品種的陳年宣紙都會列出一溜清單,且當時的價格也是‘不到5年的與新紙同 價’。但是現在則是大范圍出現‘陳紙’水漲船高,基本與新紙供應緊張、頻繁提價同步。”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