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幾年,我國不再發行精制版本的普通紀念幣。但早期的精制版本紀念幣卻有不少品種。除了有普制幣、精制幣外,還有一種半精制幣,你知道這仨要怎么區分嗎?
一、區分普制幣、精制幣和半精制幣
普制幣用于流通,從而形成不同的品相和等級。
精制幣主要用于收藏、饋贈,并不流通,體現了現代制幣方法所能達到的最佳幣面水平。
中國精制普通硬幣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發行的長城幣。
在鑄造工藝和質量上,精制幣都會比普制幣更高一籌。視覺效果也會更加突出。
包括磨砂和鏡面等,裝幀講究,內容豐富多彩,而普制幣就沒有這些特殊的工藝。
左為一輪羊精制幣,右為一輪羊普制幣
半精制幣則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分類,但就其定義而言卻是非常模糊的。
它更像一個俗稱,在學術界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它的鑄造工藝介于普制幣與精制幣之間,典型的有建國35周年紀念幣等。
左為建國35周年上海版普制幣、右為建國35周年上海版半精制幣
從發行數量上看,這三者就更好區分了。
精制幣鑄造數量少,遠遠不及普制幣的數量。早期主要做禮品用,基本沒有公開發行,也沒有做過宣傳,甚至有部分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半精制幣的數量就更少,只存在在少數幾個品種當中。
二、市場價格差距非常大
工藝、發行量不同,價格也大不相同。
比如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枚流通紀念幣——建國35周年紀念幣,可分為上海版普制幣、沈陽版普制幣、上海版精制幣、沈陽版精制幣、上海版半精制幣五個版本。
從左到右依次為:開國大典、民族大團結、祖國萬歲
上海版和沈陽版的兩種普制幣價格差距不是很大。
左為上海版普制幣,右為沈陽版普制幣
而精制幣中,沈陽版建國35周年的實際生產量有14萬套,上海版的只生產了試鑄樣幣,流入市面只有50套左右,被列為現代流通硬幣八小珍之一,所以二者價格差距很大。
上海版建國35周年精制幣在21年3月拍出了24萬元的高價;沈陽版的則不到9000元。
上海版建國35周年半精制幣的價格也不是很高,一枚NGC68分的半精制幣以11000多元成交。
現在大家知道普制幣、精制幣和半精制幣的區別了吧!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