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幣是指央行1988年發行的"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紀念幣。最近有不少藏友問我,它為何會成為紀念幣幣王?對于這個疑問,有的人認為是建行幣發行量少的原因,但為何同時期的寧夏幣發行量更少,市價卻屈居第二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從中可以知道紀念幣升值的規律,這對于投資收藏具有重要意義。
先從現象看:“建行”幣在每次行情都中扮演了領頭羊的作用。例如:1996年行情中該幣從60元漲到了500元,在近幾年行情中又從2500元漲到3500元,每次大漲都讓它遙遙領先,把其他紀念幣遠遠甩在后面。為什么”建行”幣會如此受青睞呢?
再看本質原因:縱觀“建行””寧夏“ ”六運會“ ”建國35年“ ”老西藏“ ”廣西“ ”新疆“等老精稀紀念幣,每次行情來了,全國性題材的紀念幣需求量明顯多于地方性題材的。這樣一來,全國性題材的老精稀紀念幣就剩下了”建國35年“,“六運會”和“建行”幣了,眾所周知,“建國”幣官方公布發行量為2041萬枚(還有一說2041萬套)、六運會幣1050萬套,建行幣以206.8萬枚(套)的最少發行量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最受青睞的品種。隨后“建行“幣以價格最高,成為了與“猴”票齊名的明星,一個藏品,一旦成為了大眾矚目的明星,其身價自然就會呈幾何級的速度上漲,直到成為王者而自尊。
通過對“建行”幣成為幣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藏品的知名度對其價格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收藏藝術品行業要想發展,就一定要重視正面的宣傳。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