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讓我們回顧一下兩國郵政推出的郵票。
法國郵政于1979年1月20日發行1枚《維克多·塞加朗誕生100周年》紀念郵票,其中塞加朗肖像左側可見一座中國傳統的八角形重檐樓閣式建筑,它就是北京頤和園內的佛香閣。
其中一枚首日封圖案中展現了中國傳統民居建筑和北京琉璃牌坊。
另一枚首日封圖案則描繪寶塔、帆船、農人種地等清末中國的風光。
維克多·塞加朗(Victor Segalen,1878-1919)是法國海軍醫生、人種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詩人、探險家、藝術理論家、語言學家和文學評論家。他曾于20世紀初葉三度來中國探險、考古,游歷了北京、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云南、上海等地,并將相關研究成果著書出版,其中包括詩集《碑》和《中國西部考古記》等,還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字“謝閣蘭”。
1998年9月12日,法國郵政與中國郵政聯合發行一套2枚《故宮和盧浮宮》郵票,其中一枚郵票的主圖為北京故宮的太和殿。
2008年4月14日,法國郵政以小全張形式發行當年的“法國的花園”系列郵票一套2枚,展示了位于馬賽的朗香公園和布赫里植物園兩處園景。布赫里植物園郵票以一座典型的中國江南風格六角亭為主圖,票中清晰可見亭子匾額上有中文書寫的“誼亭”二字。
極限明信片圖案則采用該亭的實景照片。
在中法建交40周年的2004年,上海向“姊妹城市”馬賽贈送的一座極富中國傳統特色的江南古典園林“上海園”在布赫里植物園內落成,該園由“春申堂”、“誼亭”及月洞門、照壁、曲廊、石橋、平臺、池溏等組成,在西式風格的植物園中顯得格外精巧別致,散發著濃郁的東方韻味。
2012年5月3日,法國郵政與我國香港郵政發行一套4枚 《藝術》郵票,圖案選自法國和香港的早期畫作與當代雕塑,反映各自豐富多彩的藝術歷史與現狀。其中一枚為1860年代佚名中國畫家的水彩水粉畫“杜格拉斯堡”,該作品現收藏于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首日封圖案采用大學堂建筑實景彩色照片。
杜格拉斯堡1860年代建于香港,以出資興建的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命名。1953年,杜格拉斯堡被香港大學接管,用作大學生宿舍,更名為“大學堂”。1995年9月,大學堂被香港政府列為“法定古跡”。
2014年1月27日,法國郵政與中國郵政聯合發行一套2枚《中法建交50周年》郵票,其中一枚的圖案描繪南京秦淮河景色。
首日封圖案也采用與郵票圖案相同視角的實景彩色照片局部。
極限明信片圖案則為一幅同題材的鋼筆畫。
明年將迎來中法建交60周年,讓我們期待兩國郵政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