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銀價格像出膛的子彈一樣漲勢兇猛,最近一個多月上漲了超過25%。3月7日,白銀現貨盤中最高觸及36.71美元/盎司,3個交易日連續創出31年來歷史新高。在樓市股市投資方向不明朗的2011年,手中握有真金白銀似乎更為投資者認同,而白銀的漲勢更是一舉蓋過黃金的風頭。
今年銀價繼續漲
此輪銀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我認為是投資的一種迫切需要。在黃金價格高高在上的今天,白銀的投資門檻相比黃金是低得多。所以一旦這種被低估的金屬被發掘以后,普通百姓的投資閑錢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入這一品種,那么白銀價格勢必水漲船高,而所謂工業需求的急劇擴大只是第二個因素。與此同時,國際投行也對白銀未來價格一致看多。上周末,瑞士銀行以工業需求前景看漲及市場緊縮為由,再次大幅調高1個月期銀價預測至38美元。德銀預測今明兩年,銀價平均分別為37.72美元及50美元。因此,我非常堅定地判斷,2011年銀價將繼續飛一會。
目前國內市場白銀的主要投資渠道有:上海黃金交易所Ag(T+D)現貨延期交易品種、各家商業銀行的“紙白銀”以及投資銀條等實物白銀。其中,上海金交所Ag(T+D)現貨延期交易品種采取保證金交易方式。而“紙白銀”是一種個人憑證式白銀,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白銀,個人通過把握國際白銀走勢低吸高拋,賺取白銀價格的波動差價。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賬戶上體現,不發生實物白銀的提取和交割。
T+D、紙白銀非投資首選
對于一般普通投資者來說,無論是T+D還是“紙白銀”,我個人都不是十分推薦。
原因有三點:首先參與T+D和“紙白 銀”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都十分陌生,其并不具備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盲目參與進去無非是羊入虎口、小魚被大魚吃掉。
其次,白銀的漲幅大多數時候的確比黃金來得兇猛,但是白銀的震蕩幅度也遠比黃金來得大,因此如果不具備止損的條件,甚至可能會出現血本無歸的情況。
最后是實物銀條,購買食物銀條成本較高,并不像投資金條那么容易“變現”。長期持有的話還有一個氧化保養的問題。例如部分投資者在購買銀條時每克要在基準價上加0.6元,回購時則要在基準價上減0.15元,在購買后想變現相當于要承擔每克0.75元的成本。也就是說,投資者手中購買的投資銀條要漲10%以上才能獲得收益,而工藝銀條成本則更高。由于其工藝復雜,購買工藝銀條在上海金交所價格基礎上加2.5元/克,回購時要減1.5元/克,中間價差高達每克4元。
另類白銀投資法
有點年紀的人對于“袁大頭”應該都不陌生,這種民國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應該說才是白銀投資的收藏上品。收藏“袁大頭”是因為它兼具了金屬和文物雙重屬性。具備文物屬性,抗銀價波動的能力就更強一些。如果長期持有,“袁大頭”便于保存,也容易脫手。在中國一般來說每個大城市都會有專業的郵幣卡市場,那個市場給出的最新價格通常是最權威的。在上海,最大的郵幣卡市場就是位于盧灣區局門路的上海盧工郵幣卡市場。
2009年至今,“袁大頭”的價格持續水漲船高,目前已翻了三倍多,可以說跑贏了白銀現貨的漲幅。同時“袁大頭”真偽分辨也并非很難,一般有四種辨別方式:銀質辨別、包漿辨別、聽音辨別、銹色辨別。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就是包漿辨別法,傳世銀元表面有一層氧化銀,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包漿。包漿主要有淺黑色、淺灰色、淺橙色和栗殼色,顏色自然,而用鞋油擦涂和蠟火燒烤出來的包漿呈重黑色,一眼便識。還可以用“吹”來辨別,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捏住銀元的正中心,猛地吹銀元的豎邊,迅速放到耳朵邊聽,真的成色好的銀幣尾音悠長而清亮,而其他金屬或非純銀的不會有這樣的尾音,因為畢竟不是銀材料的,其發音尖長,一辨別就知真偽。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