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2011年對收藏品市場來說,是個很好的發展年份,應該能比2010年更好。”理財一周報記者于12月27日采訪資深收藏鑒賞家劉超時,他很肯定地表示,“現在的人越來越有錢,漸漸地步入收藏這個圈子的人多了,資金也就自然進來了。另一方面,在現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通貨膨脹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價格呈現漲勢的收藏品,已然成為大家保值甚或是投資的新寵。”
除了市場因素外,能讓收藏品在2011年繼續保持“向前沖”狀態最重要的原因,還有收藏品自身的特性。“稀缺性、歷史人文性都是收藏品保持價值的重要原因。”這是很多專家一致的觀點,劉超也是其中之一,“現在我們看到收藏品的價格好像很高,但其實在古代其價格就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了。比如掐絲琺瑯器,它的制作工藝繁雜、使用的材料名貴,僅憑這點,就讓其具備了很高價值。”
同樣持此觀點的還有胡西林,作為藝術鑒賞家,他對收藏品在文化內涵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作為西泠拍賣的董事,他對收藏品在市場上能夠達到的高度同樣要求很高。理財一周報記者于12月28日采訪胡西林時,后者對收藏品在2011年會有一個強勁的走勢作出肯定。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