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今年的最后一個節氣冬至,此后開始進入“數九寒天”。而郵市卻還似在不斷“升溫”,不少郵商和投資者已獲利豐厚,更有投資者認為,現在的郵市,才相當于股市的1500點,向上的路還很長。
11月份的經濟數據公布后,CPI的漲幅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點。各方投資者都在關注銀行加息的靴子落地。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關于“熱錢”引入“池子”的言論,引起投資者廣泛猜疑,有人把“池子”解讀為股市、樓市、債市,還有人特地加上了郵市。有郵友認為,同一信息有不同的認識,這不難理解。郵市投資者總希望各種信息、政策促進郵票漲、漲、漲!但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度”會來約束,“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免費的午餐”等警句,就是對“度”的一種表述。郵票的價格,最終要靠存世量和集郵收藏的沉淀量決定的,這是千真萬確的歷史經驗,不可忘卻為好。
當前,“漲”字主要還是圍繞著“新”字在轉,“老”的總體凝滯。還有生肖板塊三輪漲得比一輪厲害,一輪的少動了,且買賣價差拉大。再則,漲升面擴展太慢,顯得很不一致和協調。上述幾個問題,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周來,老紀特票及小型張、“文”字票、編號票、JT票及小型張、老小本票、早前期郵資封片等仍然少有動靜。這些信息,對于研判大盤走勢是不能“擱置爭議”的。生肖系列,一輪和二輪橫盤少動,市價基本沒有變化,成交減退。三輪生肖繼續漲升,如大版張“甲申猴”由135元升至151元,其小版張和贈送版由47元、50元升至51元、54元,大版張“乙酉雞”由64元升至68元,“丙戌狗”由53元升至56元,“丁亥豬”由61元升至63元,“戊子鼠”由55元升至63元,“己丑牛”由120元升至132元等。
2003年小版張(票)、熱門炒作品種、絹質品、雙連系列及近年新郵大多數品種漲升兇猛。03小版幾乎天天升,有時甚至一小時就上一個臺階,一周來平均升幅在15%上下,如“癸未羊”由285元升至323元,“百合花”由310元升至330元,“隕石雨”由200元升至230元,“古橋”由600元升至670元,“岳飛”由110元升至129元,“重陽節”由45元升至57元等。2004年小版張(票)也有約5%左右升幅。其他各年小版張(票)也有漲升,其中以絹質品為最。如小版奧運會“會徽”由150元升至153元,“吉祥物”由76元升至85元,“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由100元升至122元,“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在高位震蕩,現為290元,“綿竹年畫”絹質版由55元升至58元,“朱仙鎮年畫”絹質版由21元升至24元,“漳州年畫”絹質版由30元升至34元,“梁平年畫”絹質版由23元升至26元,“唐詩”小版票由27元升至30元,“國慶”和“閱兵”小版張(1對)由45元升至51元,“行書”宣紙小版張由81元升至105元,“梅蘭竹菊”小版張(無齒)由370元升至385元,剛發行的“中國高鐵”和“資本市場”小版張(票)貨源緊俏,現為130元和60元,為面值10.8元、9.6元的10多倍和近6倍,致使2010年年冊份票由136元升至140元上下。 熱門炒作品種,以絹質品和雙連體更為吃香。如“香港回歸”小全張由122元升至130元,“澳門回歸”小全張由63元升至72元,奧運會“開幕全息”由95元升至105元,“奧博會”絹質小型張由93元升至105元,“改革開放”雙連小型張由43元升至53元,“國色天香”絹質小型張由125元升至152元等。
一周來,郵資封片動靜不大,總體讓人失望。紀念郵資片有10幾個品種走高,其中以縮量的為主,如奧博會“中國館”由8.5元升至10元,“中科院”由6元升至7.8元,“光明日報”由9元升至9.5元,“農奴解放”由6元升至7.8元,“小崗村”由19元升至21元,“郵展90年”由32元升至36元,“長征”由6.5元升至8元等。不過也有幾個品種回調,如“紹興城”由4.5元降至3元,“珠港大橋”由5.3元降至4.5元,“千手觀音”由3元降至2.5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