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福建土樓》特種郵票發行倒計時30天新聞發布會在福建省龍巖和漳州兩地同時舉行,《福建土樓》特種郵票圖稿及主題郵品在發布會上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從明末、清代至民國時期逐漸成熟,是以石為基、以土作墻而建造起來的大型民居建筑,可以同時容納幾十乃至幾百戶人家生活居住在那里,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龍巖市的永定區,漳州市南靖縣、華安縣。它有著奇特的外形和內部構造,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是中國民居建筑的瑰寶,2008年7月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
《福建土樓》特種郵票一套4枚,全套郵票面值為4.80元,郵票計劃發行數量710萬套,版式二計劃發行數量95萬版。該套郵票以土樓的四季為主題,表現了振成樓、二宜樓、田螺坑土樓群、承啟樓,初溪土樓群和河坑土樓群作為版式一的過橋邊飾。承啟樓與二宜樓都被稱為“土樓之王”,振成樓號稱“土樓王子”,田螺坑土樓群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四幅作品采用中國傳統繪畫工寫結合的表現手法,色彩鮮明飽滿,對土樓的文化內涵深入挖掘。在無限被重復的方形和圓形中,四季變化的微妙感受與天地參合的奧秘形象地表達出來,賦予土樓新的視角和色彩;光與影的變化使畫面變得輕靈空曠;而高空俯視的視角則使構圖體現出更富于擴張感的空間意識,演繹出與眾不同的土樓造型與人文氣息,突顯土樓這種建筑形式承載的向心、團結的情感內蘊,同時版式一、二均飾以精美的繪畫,土樓的主題躍然紙上。
該套郵票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梁明設計,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膠雕工藝印制。此外,為配合《福建土樓》特種郵票發行,更加全面地展現福建土樓的文化內涵及歷史底蘊,福建郵政開發了多維度、多品種的《福建土樓》系列主題集郵產品,滿足社會大眾多層次的文化消費需求,也于今日正式對外公布預售,在中國郵政集郵網上營業廳(龍巖和漳州專區)等線上渠道,以及龍巖和漳州全市各集郵網點等線下渠道開啟同步預售。
福建土樓是“世界文化之遺產,民族建筑之瑰寶,客家傳統之精髓,旅游資源之絕景”。郵票作為“國家名片”,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印記的特殊載體,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及收藏價值,兩者相融,珠聯璧合。郵票這張“名片”將有力宣揚福建地方特色文化,助力打造龍巖與漳州文旅特色產業,助陣地方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福建土樓》特種郵票定于今年5月19日第11個“中國旅游日”正式發行。在郵票發行當天,福建郵政將結合全省旅游日活動,在龍巖、漳州兩地同步舉辦《福建土樓》特種郵票首發活動,恭迎四海賓朋,共賀土樓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