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藏,已進入大改革、大創新、大發展的時代。在11月下旬舉辦的浙江橫店中國民間收藏文化創新論壇上,專家們透露,絕大多數藏品都是在民間得到收藏和保護,目前中國民間收藏家有7500萬人,總的藏品可能高達10億件。
盛世之下,迅猛發展的“收藏經濟”在民間也已經長大為一棵參天大樹。2004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年回報率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為20%,如此高的投資回報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而且逐漸吸引了金融資本的介入。專家們認為,隨著我國民間收藏文化的逐步升溫,預計“收藏經濟”在未來將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其產值不可估量。
盛世收藏業的急劇擴大,原有的運轉模式早已裝不下這只巨鳥的騰飛,破除民間收藏發展“瓶頸”的呼聲相當一致而強烈。專家們認為,我國對促進收藏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制度目前還有許多盲點,存在權威鑒定機構缺乏、民間藏品向社會展示渠道不暢通,地下交易等等。
橫店集團董事長徐文榮說,民間收藏和其他民營經濟一樣,自己的飯自己吃,自己的活自己做,但其發展離不開政府扶持和引導。他提出了對民間收藏給予稅收優惠,放寬國內外流通渠道,完善權威鑒定機構以及相關立法,加大對國民保護文化遺產的媒體宣傳等多項提議。首先從教育入手,提高全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培養更多的收藏愛好者。對生活、歷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保護,應該受到社會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