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眾所期待的由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新浪網和嘉德在線聯合主辦的“網絡尋寶”活動第三期 現場鑒定拉開了帷幕。據了解,本次鑒寶的主題為雜項和錢幣,是民間收藏的大類。下午14時鑒寶活動正式開始時,等待鑒寶的人群紛紛捧出私家珍藏的寶貝。一位提供藏品的網友這樣對記者說:“聽說有公益鑒寶活動,雖然今天天氣很冷,但我早早地趕了過來,就是想讓專家看一下自己珍藏的寶貝,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據了解,此次活動邀請專家為錢幣學會高桂云、孫彬、王培伍和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張榮、北京市文物公司唐小萍共五人,專門為廣大藝術品收藏愛好者海選珍寶。這些專家都是相關收藏領域內的一流專家,他們這次共聚本次活動現場,給廣大集藏愛好者帶來了難得的鑒寶機會。
五位鑒寶專家的桌前熱鬧非凡,臺下等待的藏友翹首以待。“這是我花大價錢買來的象牙雕”、“這是我在市場上淘來的銅幣。”拿出藏品的藏友皆敬畏地看著專家,聽到宣判后或激動、或失落。一件銅錢幣經專家鑒定是仿品時,該藏友情緒有點激動,匆匆離開鑒寶現場。專家們對他的過度反應一致表示理解。
記者在現場發現,藏友們變得更為理性,除了價格之外,他們更注重了解藝術品的內涵。一位鑒寶者帶了象牙雕和木雕來請專家鑒定,但專家告訴他這些藝術品的品相并不佳,建議他盡快出手。當記者問他有什么感受時,他表示:“雖然心情有點兒失落,但我覺得今天來鑒定非常值得,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那就是收藏投資不能盲目,一定要以豐富的文物鑒賞知識為基礎。”
隨著收藏投資日漸趨熱,越來越多的市民希望能夠得到專業指導,網絡尋寶活動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發展也逐漸迅猛、活躍。鑒寶活動最后,專家們分別評選出雜項和錢幣的“十大藏寶珍品”,并對部分珍品作了專業點評,從而把這次活動推向了高潮。其中的精品有和田羊脂玉扳指、象牙雕八仙、黃楊木觀音、竹三足鼎式小香爐、詩文硯臺、金代泰和重寶、清光緒中國通商銀行銀票、民國徐世昌紀念銀幣、清云南牌坊錠和清四川銀錠等。
嘉德在線負責人陸昂女士表示,本季活動在藏友們和專家組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活動舉辦很成功。她同時宣稱,將在明年3月舉行書畫類的鑒寶活動,希望廣大網友踴躍支持。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