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我們不妨先用傳統老中醫的問診方法進行鑒別,也就是望、問、聞、切。
1、望,所謂的望,其實是在交易過程中是看人,前來送貨的人,仔細觀察,看他講話的真誠與否,動機何在,其神態的變化中就能看出其可信度。
2、聞,看上去無關緊要,實則是鑒定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通常情況下,現代仿造的紙幣無論技術有多高超,即便使用了解放初期的纖維紙張,也依舊有現代油墨與現代紙張的味道。目前我所見過的數以千計的假幣中還沒有處理的與真幣完全一樣的。一版幣的真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流通,傳統油墨已經被風化,放到鼻尖處聞:是無比親切的舊書的紙張味道,甚至西北地區過來的一版幣有時候能聞出牛羊的味道,江南出來的一版幣,能聞到紙漿發霉的紙張味道;現在仿造一版幣則不同,放到鼻尖,首先是一股刺鼻現代化工油墨味,其次是現代書報的紙張的味道。
3、問,有時候不要總聽賣主講滿是套路的故事,你要打斷他的思路,擾亂他的套路,問明紙幣來路,從而找出破綻。
4、切,中醫的‘切’指的是號脈,鑒定紙幣也一樣,一張舊版的紙幣,拿到手上的時候,如果不是沖著它的價值,如果沒有撿大漏的沖動,它的印刷、時代感和滄桑感,仔細觀察,會給你一種厚重的直覺,也就是所有這個行業人所說的第一印象,,真假在第一印象會有所感覺,基本八九不離十。
除了這些感官上對紙幣鑒定的觀察理解,下面還有一些常見的技巧性鑒定方法:
1、顏色鑒定法
老紙張假票一般套色不準,色彩與真票有明顯區別,裝飾性花紋往往分辯程度不清,立體辨認,失真度大,票面和各種襯底花紋顏色明顯差別。現代的假幣雖然電腦制版,仿真度高,仔細觀察色差還是略有不同。
如果是同時期的老假幣也有參考比如:100元耕地工廠假票,票面中心“壹佰圓”襯底花座較真票淡;工廠煙囪上只有云彩沒有煙等。又如:100元北海橋真票面中央襯底花座由兩種顏色組成,而假票只有一種顏色;500元農民橋面為深豆沙色,而假票的顏色則成了醬紫紅色。
2、紙張鑒定法
一版幣真票拿在手中輕抖,紙張很有柔韌性。使用解放初期紙張仿造的假票多為草紙和普通書寫紙,這些紙的密度松散,容易毛糙。假票票面顯得暗淡無光,鑒別時觀察紙的薄厚程度、纖維粗細、柔軟程度都不一樣,現代的紙張造假更不一樣,紙張沒有韌性,聲音發脆,另外真幣一版幣個別紙張帶有水印。
3、號碼鑒別法
歷史環境下,印刷水平工藝一般,通常真幣號碼顏色、粗細、長短,排列都不均勻。現代仿造的舊版一版幣,號碼粗細,排列非常規整,仔細觀察區別很大。
4、包漿鑒別法
一版紙幣從流通到退出流通,流落民間存放到今天,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洗禮,真紙幣的自然磨損程度與自然褪色程度是同步的,無論新票還是流通票包漿看上去很舒服。而假票則不然,看上去很不協調,自然流通的和人工做舊的紙幣,仔細辨認都能分出一二。
5、暗記鑒別法
真幣在設計與制版時,常在票券特定位置留下暗記以便鑒別。第一套人民幣許多標券上都有暗記,而假票多數沒有暗記或摹仿后的暗記變形不清,筆畫扭曲。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