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發行于1962年4月20日,先后共發行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9種版別,反映了當時我國工農業的發展,在2000年7月1日正式停止使用,共在我國流通了38年之久。
而棗紅一角則是其中1角面值的紙幣,因為一棗紅色為紙幣的整體色調,因而被稱為棗紅一角,其正面圖案的主題為教育與生產相結合,在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群學生模樣的群眾正背著各種各樣的工具,似乎將要去從事生產勞動,彰顯了那個時代特有的歷史背景,也帶我們再一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而在幣面左方我們可以看到蒙古文、維吾爾文、藏文、壯文少數民族文字,右方則為“壹角”和阿拉伯數字“1”字樣。其背面圖案則為國徽和菊花,并刊“ZHONGGUO RENMMIN YINHANG”,和中國人民銀行的少數民族文字。
第三套人民幣是我國第一套獨立自主設計、印刷的人民幣,而棗紅一角則是第三套人民幣的首發票券,是我國獨立自主設計的第一版紙幣,是其中唯一一張年號為“1960”的紙幣,相比于其他的同面值紙幣票幅較大,采用了雙面凹印技術。
但因為一個雖然現在看起來非常牽強,但在那段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卻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枚棗紅一角在1971年就正式被回收,僅僅流通使用了7年。據了解其回收的原因是因為圖案上的人物從左向右排序,犯了“右傾”的嚴重錯誤,這在文革時期是非常嚴重的,于是被大量召回銷毀,導致現在的存世量是非常少的,之后我國又發行了背綠一角和棕色一角來替代這枚棗紅一角。
收藏價值淺析
一,這枚棗紅一角有著那個時代特色的歷史背景,記錄了我國勞動人民頑強奮斗的民族精神,因而紀念意義是非常高的。
二,這枚棗紅一角是我國第一版自主設計的人民幣,是唯一一張年號為“1960”的紙幣,同時相比第三套人民幣票幅較大,擁有如此多的獨特性,自然收藏價值是非常高的。
三,這枚棗紅一角因為犯了“右傾”的嚴重錯誤,僅僅使用七年后就被大量回收銷毀,因而如今存世量是非常低的,因而如今也成為了郵幣卡市場的“寵兒”,價值潛力是非常大的。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