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不但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而且有非常高的藝術收藏價值。吸收了國外某些票種的特點也發揚了我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其藝術價值相當高。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圖案全部采用富有名族特點的圖案。
文字特點:第四套人民幣不僅再圖案上作了精心設計,而且在文字的采用、規范化、標準化都作了認真的調整。全套票券采用了蒙、藏、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這樣更加方便少數名族實用。在1元錢上還有盲文字符。
第四套人民幣還吸收了國家對漢字整理和簡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規范化漢字,但字體仍沿用馬文蔚先生的“張黑女”碑體。一是改繁體字為簡體字。例如“中國人民銀行”行名中的“國”和“銀”兩個字,六種主幣面值的“圓”字,都分別改成了“國”、“銀”、“圓”。二是改異體字為正體字。原來流通的人民幣2元券、2角券、2分券的“貳”字中間的兩橫在上,即“貳”,現改成規范的正體字“貳”。三是改舊字形為新字形。原來流通的人民幣輔幣1角、2角、5角券的“角”字寫成“角”,中間的一豎不出頭,現根據文化部、文改會1965年聯合頒布的印刷通用的漢字字形表,使用了新字形“角”,中間一豎出頭。
防偽設計:第四套人民幣在防偽技術上了有新的突破,人民幣紙張主要成份是短棉絨,紙張光潔、堅韌、耐折、挺度好,并有一定的抗化學腐蝕性,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使用而不易損壞。第四套人民幣除3種角幣券沒有水印外,主幣均采用水印防偽。
1元到5元券采用方圓古錢四方連續水印鈔票紙,由胡福慶設計制。10元到100元券采用固定人物頭像水印鈔票紙:10元券為陜北農民頭像,50元券為煉鋼工人頭像,100元券為毛澤東側面浮雕像。人物頭像水印與幾何圖案水印不同,它不僅要表現線條,而且要表現出明暗層次,因此在工藝技術上也要復雜得多,這也是我國鈔票紙生產工藝的一大進步,這些固定水印頭像均由侯一民、鄧澎設計繪制,參與水印圖像雕刻的有鄭新臣、胡福慶、駱富文、夏冠英等。在紙張中設有安全線也是紙張防偽的主要措施。1990年版100元、50元券新增加了金屬安全線,它是在造紙時加人的,含在鈔票紙中,而不是印在票面上,迎光透視肉眼即可看到貫穿于票面右側的鈔紙中。
第四套人民幣的韻味深遠,學習、掌握、鑒賞、收藏第四套人民幣的亮點很多,如存世量、消耗、熒光幣等。
(一)第四套人民幣的存世量
第四套人民幣的存世量比1、2、3、5的99版人民幣的存世量多。具體有多少沒有一個準確數字。但是8050、80100、802票面的存世量,相對第四套人民幣的其它票面的存世量就少。特別是8050早在上世紀末就稀缺。其次是第四套人民幣熒光幣的存世量,相對第四套人民幣的其它票面存世量要少。熒光油墨印刷試驗品的印刷量少、發現時間晚等因素導致第四套人民幣熒光幣存世量相對較少。
。ǘ第四套人民幣的消耗
文化藝術品的消耗與其它物質的消耗有所不同。其它物質的消耗是物質的根本性質改變,而人民幣文化藝術品的消耗是從幣商轉移到了愛好者、收藏者手中,也許10年、20年、甚至于100年都不再面世了。
人民幣文化藝術品市場上的人民幣之所以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就是因為它是不可再生資源。收藏愛好者越來越多、收藏時間越長,人民幣文化藝術品市場貨源就越少,價值就越高。
。ㄈ┳罹咛厣第四套人民幣的熒光幣
第四套人民幣的熒光幣就是用無色纖維印鈔紙,通過熒光油墨試驗印刷的熒光幣,在紫光燈照耀下整張票面反映熒光效應。是在人們的理性認識條件下所產生的文化藝術理性升華表現。第四套人民幣的熒光幣有幾十種,最為典型的有青天白日、黃金甲、中國紅、金龍王、綠幽靈。
。1)青天白日就是無色纖維印鈔紙,通過熒光油墨試驗印刷的熒光幣8001紙幣,在紫光燈下整張票面瑩白發亮。產生8001青天白日的主要冠號有:WA、WB、WC、WD、WE、WG、WH,補號ZI、ZJ九個冠號。
。2)黃金甲就是熒光油墨試驗印刷的熒光幣,在紫光燈下整張票面的背面產生金黃色熒光效應的8001紙幣。產生8001黃金甲的主要冠號有:WN、WO、YK、YL、YM、YN、QL七個冠號。
(3)中國紅就是熒光油墨試驗印刷的熒光幣,在紫光燈下整張票面的背面產生紅色熒光效應的8005紙*幣。產生8005中國紅的主要冠號有:F、H、P、R、W、Y、Q、S、Z、G十組100多個冠號,分強熒光、弱熒光、中間熒光、兩邊熒光。
。4)金龍王就是熒光油墨試驗印刷的熒光幣,在紫光燈下整張票面的正面產生鮮紅色熒光效應的801紙*幣。產生801金龍王的主要冠號有:GU、JQ、JR、JW(補號)、PA五個冠號。
。5)綠幽靈就是熒光油墨試驗印刷的熒光幣,在紫光燈下整張票面的背面產生翠綠色熒光效應的902紙*幣。產生902綠幽靈的主要冠號有:FW、FY、HR、HP、DT、PA、PC、PD、JX(補號)、ZJ(補號)十個冠號。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