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紅五元紙幣是第二套人民幣中一員,在第二套人民幣中共有三個版本的面值5元的紙幣,分別為紅五元、黃五元及海鷗五元,而紅五元是價格最高,也是最難收藏的。
紅五元紙幣發行于1955年,與黑十元、罕見井岡山三元共稱“蘇三幣”由蘇聯代為印刷,設計雖然體現了中國的國情,但出于蘇聯設計,所以擁有不一樣的意義。從其正面圖案上面,可以看出我國對于民族大團結的期待,雖然當初的紙幣印刷以及紙張質量并不如現在的紙幣這么好,但是這張紙幣仍然具有不一樣的收藏價值。
1953年紅五元紙幣長16.5厘米,寬度大約是7.5厘米,正面是全國56個民族大團結的繁榮,預示著1953年建國初期中國人民團結友愛,國家欣欣向榮的美好愿望。其背面就是莊嚴的中華民族共和國國徽和精致的花紋。票面上四種不同民族的文字表達著56個民族團結友愛的意義。
53年5元紙幣見證了中蘇關系的起起伏伏,五六十年代,由于中蘇關系的迅速惡化,我國政府對1953年5元采取了回收銷毀的手段,再加上由于印刷工藝的不成熟,人民的收藏意識不高,所以,能夠留存下來的并且還比較完整的1953年5元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這就導致了1953年5元在市場上的流通量是很少的。
1953年5元人民幣的收藏價值頗高,其歷史意義、存世量等各方面在市場上都非常出眾,依照目前紙幣收藏市場不斷升溫的現狀看來,其收藏價值提升空間不可估量。
紅五元紙幣的發行背景造就了它與眾不同的地位。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