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1894年11月7日),適逢慈禧六十壽辰,當時郵政尚在海關初辦時期,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提議發行紀念郵票,圖案由海關職員德國人費拉爾繪制,這是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
慈禧壽辰郵票也稱“萬壽票”,全套九枚,由于海關郵政業務的發展,原三種面值的郵票(大、小龍均為1、3、5分銀)已不能適應郵政需要,萬壽票便開始采用多種面值。圖案各不相同:面值一分銀(朱紅)五福捧壽;二分銀(綠)云龍花卉;三分銀(桔黃)云龍蟠桃;四分銀(玫紅)云龍牡丹;五分銀(桔黃)鯉魚瑞芝;六分銀(棕)云龍萬年青;九分銀(深綠)雙龍捧壽;一錢二分銀(深桔黃)雙龍牡丹;二錢四分銀(洋紅)帆船蟠桃,均寓祥瑞吉慶之意。
全套郵票為石印版印刷,均用白色含有太極圖水印的薄紙印制,齒孔度數分為12度或11.5度。后因造冊處德國人穆麟德建議,另以白色較厚之無水印紙印制一批,專備分贈清廷王公大臣及各國使節等使用。
該票變體情況如下:一分銀,朱紅(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橫雙連中縫漏齒);二分銀,綠(出現變體:橫雙連中縫漏齒) ;三分銀,桔黃(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橫雙連中縫漏齒);四分銀,玫紅 出現變體:橫雙連中縫漏齒) ;五分銀,桔黃 (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橫雙連中縫漏齒);六分銀,棕 (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橫雙連中縫漏齒);九分銀,深綠(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橫雙連中縫漏齒;對倒直雙連;對倒橫雙連;對倒中縫漏齒);十二分銀 ,深桔黃(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二十四分銀,洋紅 (出現變體:直雙連中縫漏齒;橫雙連中縫漏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