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是清代海關郵政于1885年發(fā)行的第二套郵票,仍以龍為主圖。因為圖幅和票幅都較第一套郵票小,所以集郵界在習慣上稱第一套為"大龍郵票",而稱第二套為"小龍郵票"。
小龍郵票的面值種類與大龍郵票相同,只是將3分銀票改為紫色,并且全部采用含有太極圖水印的紙張印制。第一期印制的郵票齒孔為12.5度(每2厘米票邊上齒孔的個數(shù)為齒度),大部分邊緣毛糙,稱"小龍毛齒"。第二期的齒孔為11.75度,邊緣光潔,稱"小龍光齒"。
其實大龍郵票和小龍郵票的名稱是集郵家的俗稱,過去的郵票目錄稱之為海關郵政第一次郵票和第二次郵票。
總結:大龍郵票和小龍郵票主要有以下區(qū)別:
(1)小龍郵票的票形比大龍郵票小。
(2)小龍郵票的紙質比大龍郵票白而薄。
(3)小龍郵票有防偽水印。
此外,小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防偽郵票,更確切說,是雙重防偽,可見價值不凡
防偽措施一:定制帶有太極圖的水印紙,水印位置和印版對應,每枚郵票上恰好有一個水印。
防偽措施二:使用了易溶解于水的油墨,小龍郵票在水中浸泡較久就會變成一張僅見水印的白紙。
英國人在工作中出現(xiàn)了一個頗為低級的失誤。按照《易經》中的記載:太極圖應該是陰陽兩魚平臥合抱組成的圓形。白色的陽魚在上;黑色的陰魚在下。而英國的造紙廠可搞不懂這些。他們很隨意的將陰陽兩魚站立了起來,于是下面的這個頗為滑稽的"蛋形"太極圖水印就成了中國郵票中最早的防偽標志。同時,小龍還出身于名門,與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同出一宗。
世界第一套古典珍郵"黑便士"
小龍郵票的印模是在英國帕金斯•貝肯公司刻制的,該公司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制版、印刷商,曾印制過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和世界第二枚郵票藍便士。
有些集郵者將1898年發(fā)行的倫敦華德路公司用雕刻版印制的蟠龍郵票稱作"小龍郵票",這是不正確的。
由于中國海關檔案資料的殘缺不全,小龍郵票的設計人正如大龍郵票一樣,未見記錄,成為歷史懸案。而許多研究清郵愛好者比較傾向的一個說法是,大龍郵票可能是中國人設計的,而小龍郵票則可能是外國人所設計。依據(jù)所出主要是大龍郵票的圖案,大龍郵票上的中文"大、清、郵政局、×分銀"書寫得很流利和漂亮,而英文"CHINA、CANDARINS"和阿拉伯數(shù)字"1、2、5"顯得比較笨拙,估計是不識英文字母的中國人所描寫。相反,小龍郵票上的中文寫得彎彎扭扭,而英文和阿拉伯數(shù)字就非常整齊美觀,很可能是不識中文的外國人所寫。
到現(xiàn)在為止小龍郵票發(fā)行已超過百年,當初總發(fā)行量約170萬枚,比大龍郵票發(fā)行量多了不到一倍,但身價比大龍郵票要差得多。目前國內郵市上一套小龍新票標價不過2千元人民幣,舊票約8百余元。存世的小龍實寄封要比大龍封為少,但市價要比大龍封低得多。在國際郵展上,中國大龍郵票郵集或萬壽郵票郵集、紅印花加蓋郵票郵集獲金獎的不少,但小龍郵票郵集尚未見得過高獎。是什么原因,值得探討。
之所以小龍郵票不受集郵家重視,首先是因為圖案太小,花紋刻板,不能引人注目。其次是因使用易褪色的油墨印制,保存不善時郵票就會受損。再者因圖案花紋太細,不易辨認子模特征。
因此到現(xiàn)在大龍郵票全部版模可以逐枚辨認,而小龍郵票3種面值20個子模中,能找出特征的尚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集郵家就知難而退了。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 Copyright © 2006-2019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