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15日起,鹽阜區交通總局,鉛字手蓋,鹽阜新抗幣。
原票:第一版和第二版有面值郵票
(1)黑字/5分(紅字淡綠圖,左讀)a.左讀小字
(2)黑字/5分(紅字淡綠圖,右讀)
(3)黑字/1角(紅棕字藍圖,一版)a.復蓋
(4)黑字/1角(紅字淡綠圖)
加蓋“改新抗”
(1)黑字/5分(紅字淡綠圖,右讀)
(2)黑字/5分(紅字淡綠圖,左讀)
(3)黑字/1角(紅字藍圖,一版)
(4)黑字/2角(藍字紅棕圖,一版)
原票“新抗”再蓋“改新抗”
(5)黑字/黑字/5分(紅字淡綠圖)
(6)黑字/黑字/1角(紅棕字藍圖,右讀)
(7)黑字/黑字/1角(紅棕字藍圖,一版)
(9)黑字/黑字/2角(藍字紅棕圖,一版)
抗日戰爭時期,在鹽阜地區使用的貨幣叫作鹽阜幣,也被人們稱之為“抗幣”,而大家口中的“新抗”指新發行的抗幣,于是郵票后來便被加改了新抗字樣,成了加蓋“新抗郵票”,頗具收藏價值,20年前,當1000元已經是普通民眾眼中的“大數目”時,這套郵票在《中國解放區郵票目錄》中的標價已經在每枚1.2萬到1.6萬之間,這套郵票的珍稀程度早在20世紀前已經為人們所關注。
而在1945年鹽阜區貨幣改革后,“改新抗”郵票發行,這套郵票是基于“新抗”郵票上在進行加蓋的,“新抗”郵票本來就稀少,而加蓋過后的“改新抗”則更為珍稀。
目前一套8枚的改新抗郵票定價為13萬,其中要數黑字加蓋于紅字5分淡綠信鴿圖和黑子蓋于紅棕色1角藍帆船圖這兩張最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