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字郵票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黑色的“稿”字醒目地印在紅色的五角星上,其設計風格和濃烈的紅色帶有明顯的革命氣息,不難看出,這枚郵票應該誕生在戰爭時期,并且和投稿有關。然而仔細觀察,與一般郵票極為不同的是,這枚郵票竟然沒有面值,也沒有郵政銘記。
1942年,為方便基層通訊員向《新路東》報和《路東農民》月刊投稿,《新路東》報與淮南交通總站聯系后,決定印制一批專供通訊員使用的稿件專用郵票。
1943年初,淮南印刷廠承印了這批用途特殊的“稿”字郵票。在那樣一個物資極度匱乏的戰爭年代,他們利用了原淮南區“五角星圖郵票”的印版,將圖案正中的綠色五角星改印成紅色,再加蓋一個黑色的“稿”字,遮住原版上的“20”分面值,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專供通訊員使用的無面值稿件專用郵票,而恰恰是這種獨特的圖案和用途引起了集郵界廣泛的關注。
然而,這枚郵票的特別還不僅限于其圖案和用途上,它的印刷用紙更是出人意料,用的竟然是報社用過的抄譯明碼新聞的電訊稿紙,郵票背面甚至還有阿拉伯數字的電文。91歲的原《新路東》報報務員潘子儀老人說,當時每天抄收新聞電訊紙張消耗量很大,由于日寇進行大掃蕩和對邊區進行封鎖,為節省紙張和經費,“稿”字郵票就在報社的印刷廠,用使用過的抄報紙背面來印刷。
據考證,如今市面上流傳有序的“稿”字郵票只有不足20枚。而“稿”字四方連當世僅存一件,人們更是把它與紅印花小字當一元四方連相媲美,稱其為解放區郵票中的“紅印花”,后被收入美國《林氏郵票新聞》高級編輯唐娜·奧基夫撰寫的《世界珍郵》一書,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珍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