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2月15日,棗紅一角紙幣發行,2000年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第三套人民幣退出流通市場,因為棗紅一角整體的主景顏色是棗紅色,而被大家稱為棗紅一角。
其實,棗紅一角和背綠一角有一段淵源,棗紅一角是背綠一角的前身,因為棗紅一角發行沒多久,在當時特殊時期被認為犯了嚴重右傾錯誤,早在1971年就被緊急收回,并且被大量銷毀,所以很多老一輩都沒見過也是正常的,存世量驟降。后來就發行了被大家稱為第三套人民幣幣王的背綠水印一角。
第三套人民幣的公認五大珍稀品分別為:1960年棗紅1角,1962背綠無水印,1962年背綠水印,1960年2元古幣水印,1960年1元古幣水印。其實棗紅一角價值到了今天如此之高,離不開它的設計和印刷。第三套人民幣60年棗紅1角的正背面都是雙凹印刷的,觸摸正背的花紋,銀行名字等有極強烈的凸凹感,它的設計及規格承接了第二套紙幣的風格,是第三套紙幣中比較特別的票券,是我國獨立設計印刷的第一版紙鈔,是第三套人民幣的首發票券。
1960年發行的棗紅色一毛人民幣,是中國第三套人民幣中的珍貴品種,存世量都要比其它品種少得多,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家都懂了。相比于其他品種都有非常多的版本,相反,1960年一角紙幣只有棗紅一個版本,采用的是空心五角星水印鈔票紙印刷的,由于水印分布稀疏,有時會由于深色油墨的掩蓋導致找不到水印。所以有人提出“無水印版”的概念,所以嚴格意義上說棗紅一角只有一個版本。
棗紅一角是非常有升值潛力的,相等地,存世量也非常有限,通常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大家有能力收藏的話需要注意辨別真假。
棗紅一角屬于第三套人民幣,發行于1962年,在2000年退市,如今在收藏市場上,棗紅一角已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中五大珍稀品之一,其收藏價值已過千元,整整增值1萬倍。于是有的人問:“棗紅一角紙幣為何這么貴呢?”,某藏友表示有兩個原因:
一:存世量約10萬左右。棗紅一角的珍稀在于,存節量極少,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早發行的紙幣,由于當時印制成本高,棗紅一角幣沒有像其它紙幣實行數次或多次的印制發行,流通時間長達9年,消耗大量的全新品紙幣,到現在保存下來的少之又少。
二:棗紅一角又是一張帶政治色彩的紙幣,下面主圖案的勞動者向右走,在那個年代,右傾主義是被打擊改造的對象,于是這張小小的紙幣引起一陣軒然大波,被認為是右傾主義的紙幣,在那年代跟本無法流通,所以幾年后被背綠所取代。
上述原因導致棗紅一角紙幣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五大珍稀品之一,其收藏價值僅次于幣王背綠水印一角。
三版各品種收購價格
1953 一分帶油紙幣 500/捆 6000元/包 70000元/麻袋
1953 一分無油紙幣 1300/捆 15000元/包 10萬元/麻袋
1953 二分紙幣 1500/捆 1.6萬元/包 18萬元/麻袋
1953 五分紙幣 6000/捆 7萬元/包 75萬元/麻袋
1962 壹角(藍二冠) 百連 1100元 整捆 1.5萬元 整包18萬
1962 壹角(藍三冠) 百連 1100元 整捆 1.5萬元 整包18萬
1962 壹角(紅二平) 百連 1500元 整捆 1.9萬元 整包20萬
1962 壹角(紅二凸) 百連 2000元 整捆 2.1萬元 整包23萬
1962 壹角(紅三平) 百連 3000元 整捆 3.5萬元 整包38萬
1962 壹角(紅三凸) 百張 8000-1萬元 整捆 12萬元
1960 棗紅一角 單張(500-4000) 百連 50萬元
1962 背綠一角 單張(500-2000) 百連 23萬元
1962 背綠水印 單張 2萬元—3.2萬元
1962 貳角(二羅馬) 百連 1700元 整捆 2.2萬元 整包25萬元
1962 貳角(三羅馬) 百連 1800元 整捆 2.3萬元 整包26萬元
1972 伍角 百連 3200元 整捆 3.5萬元 整包38萬元
1972 伍角平水 百連 4萬元
1960 壹元 百連 5000元 整捆 6萬元
1960 古幣壹元 單張100-300元 百連 4萬元
1960 貳元車工 單張(200-1500) 百連 18萬左右
1960 二羅馬五元 百連 2.6萬元 整捆28萬元
1960 三羅馬五元 單張(50—150) 百連 2.8萬元 整捆28萬元
1965 二羅馬十元 百連 2萬元 整捆 25萬元
1965 三羅馬拾元 單張(50—100) 百連 2萬元 整捆 25萬元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