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0元紙幣于1987年4月27日發行,1992年8月20日改版發行1990年50元紙幣,第四套人民幣就是這張1980版的50元紙幣收藏者將其簡稱為8050。
8050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也是第四套人民幣中第一版人民幣,從設計到發行都是我國自主研究的,是我國人民在人民幣制造上的一次創新嘗試。
8050在版面設計上選擇將冠號用藍色字體印刷,這與9050有很大的區別。隨著8050版紙幣印刷水平的不斷提高,內部也進行了優化升級。因此,在現在的市場上大家可以看到天藍版的50元和深藍版的50元,其中天藍版的紙幣的冠號沒有使用磁性油墨。
因為8050版人民幣防偽能力弱,發行時間短,且發行量不多,市場消耗大,而且回收徹底,存世量稀少。據統計,目前的存世量約為15萬張左右,其稀有度相當于第三套人民幣的“棗紅一角”,而“棗紅一角”現在的收藏市場一直呈現平穩上升的態勢,由此可見8050版紙幣收藏潛力巨大,升值前景值得期待!
從8050的發行情況來看,它在第四套人民幣中退出流通的時間較早,加上當時經濟條件有限,當時人民對8050的收藏意念不強,所以錢幣收藏參與者數量非常之少,加之8050比80100發行要早一年時間,因此8050在第四套人民幣中一直占據幣王的地位。
除此之外8050的設計十分精美,其正面由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組成,反映了當時我國對各階層人士的重視,也代表了各個職業的人民團結一心,為社會主義事業共同奮斗,同時還配有盲文,左側白邊處有工人水印。背面是我國第二大的瀑布——黃河壺口瀑布,并標有蒙、維、壯、藏少數民族語言,顯示出國家對民族團結的重視。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