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10日特44菊花郵票發行,郵票票幅26.5x36mm,齒孔P11.5x11,影寫版,北京郵票廠印制。
目前中國假郵票非常多,越造越迫真,高仿票令集郵者防不勝防。眾多造假集團在搶掠假郵票制造和販賣市場,各地的郵票市場、網絡上的郵票市場、甚至國內外郵票市場和著名郵票拍賣行均大量出現假中國郵票,真是到了觸目驚心!威脅集郵界的地步。出于政府貪污腐敗嚴重,也出于眾多郵商貪得無厭,中國眾多集郵者的郵識淺薄不懂得分析版別的印刷特征,上述所列都是助長了各造假郵票犯罪集團的猖狂狡詐!也就是說國內太多的集郵者由于集郵知識太淺薄當了怨大頭而不自知,可悲啊!
雖然網絡上很多集郵者都群起揭發假郵票,但都窮于個別鑒別,無法跟得上中國假郵票的霸占郵票市場幅度。而且常受到似是而非的攻擊,多以網絡上郵票圖案色澤及模糊度的差異去鑒別會容易誤殺等等,筆者也從各種揭穿假郵票的文章中得到學習和啟發。鑒于郵票版別的探討,大多出于言論,圖文并茂不夠詳細,也是令一些集郵者難于了解郵票版別的印刷特征原因之一。慶幸至少到目前為止假郵票仍然沒能逃脫x35倍以上放大鏡的觀察!這是寫這編文章的基礎。
假郵票基本上都是膠版或大型影印印刷,集郵者只要懂得分辨郵票的版式印刷特征,學懂如何觀察雕刻版、凸版、影寫版、甚至平版中的石版,這些印刷版式都與大型影印和膠版的印刷特征有明顯的區別(更應注意大型影印的假郵票,連雕刻版的凸起線紋也以色澤表現出來蒙騙集郵者),膠版不同時期的郵票得看色澤、清晰度、或與原票作比較了。
菊花郵票價高量少,集郵者對這類老紀特票不可不防,郵票上的影寫版圖案由于是早期生產,其印刷特征并非每枚都有文革以后的影寫版郵票那種“空心圓形網紋”特有的特征,有的呈片、點、線晶體狀。但大多郵票圖案的油墨是以規則空心的圓形網紋構成,線條邊緣凹凸不平整。膠版是實心點狀、實片和實線組成的圖案;影印版全部是以密集規則的點狀排版,這兩種印刷方式與影寫版空心圓形網紋組成圖案的極細微性印刷技術無法所及,集郵者應該學習使用x35倍以上的放大鏡去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