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5年,中國于1983年發(fā)行的馬可波羅紀念銀幣就曾獲得過世界硬幣大獎的最有歷史意義紀念幣獎項,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現(xiàn)代貴金屬紀念幣唯一獲得該獎項的紀念幣。
馬可波羅到來之前的中國,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個模糊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國度,那是一個兒童讀物中虛構的奧茲國那樣的國度。13世紀下半葉,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沿著古代絲綢之路,從歐洲經(jīng)陸路、水路來到中國,一個繁花似錦、充滿香料和黃金的東方世界逐漸進入他們的視線,從此在歐洲人心中播下了一顆來自東方神秘富饒世界的種子。馬可波羅在成書于13世紀末的《馬可波羅游記》中盛贊這個東方古國的廣袤富饒,他描述了中國的城市如何繁榮,道路如何通暢,物產(chǎn)如何豐富,大汗(時為元朝鼎盛時期)如何威嚴莊重。他的游記是歐洲人的欲望發(fā)動機,多少商人和航海家因為他的游記而想入非非。在歐洲人的視野里,中國漸漸開始從傳奇進入地理,進入人文主義者的世界知識中。
馬可波羅不僅是一個連接東西方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也是一座歷史上連接中世紀和近代的宏偉橋梁,更是開啟東西方對話的偉大導師。馬可波羅紀念銀幣的正面圖案是嘉峪關圖景,背面是馬可波羅的胸像及一艘前進中的帶槳帆船。這是紀念幣所詮釋的馬可波羅形象與他偉大的航海探險經(jīng)歷。長城是中國的象征,但是有意思的是,長城在馬可波羅的時代并未被西方人所認識,甚至在游記中也沒有明確提到過長城。它被視為中國象征是從元以后的明朝開始的,但馬可波羅紀念金幣的正面將長城的嘉峪關作為圖案,這個設計很有意思,因為有記載稱馬可波羅曾經(jīng)到過現(xiàn)在嘉峪關(當時還未建筑)所在的黑水城,好象歷史的缺陷與空白在錢幣上得到了彌補一般。帆船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即使在真實的歷史中,馬可波羅一行從歐洲來到中國更多走的是絲綢之路即陸路,他們回程時帆船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不管怎樣,馬可波羅筆下的中國,是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代最大的動力之一。
聯(lián)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lián)系人
電 話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19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