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郵票由孫傳哲設計,齒數:11.5*11,規格:26.5*36mm,版式:50(10*5)。
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郵票分別包括:
(1)4分 蔡倫像 300萬枚
(2)4分 造紙 300萬枚
(3)8分 孫思邈像 600萬枚
(4)8分 醫藥 600萬枚
(5)10分 沈括像 250萬枚
(6)10分 地質 250萬枚
(7)20分 郭守敬像 150萬枚
(8)20分 天文 150萬枚
其中其中第一枚面值4分的蔡倫像由于設計疏忽在郵票圖稿上誤將其生卒年份多寫了一個“前”字,變成“(公元前?-一二一)”。
該套郵票是“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的第二組,全部采用四位古代杰出科學家的畫像和反映他們科學實踐活動的圖畫作為圖案,古樸典雅,令人起敬,讓人自豪。蔡倫,東漢桂陽人。他改進造紙術,制成蔡侯紙。造紙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對醫學有較深研究,并博涉經史百家學術,兼通佛典。沈括,他博學多才,在天文、地學、數理、醫藥、水利、軍事、文學、音樂等方面都有精湛的研究,西方人稱他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郭守敬,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八大科學家一。為了精確匯集天文數據,以備制定新的歷法,郭守敬花了兩年時間,精心設計制造了一整套天文儀器,共13年,其中最有創造性的有3件:高表及其輔助儀器,簡儀和仰儀,他還是一位水利專家。
該套郵票雖然發行之初就漲到了一千一,保持了一段時間,直到2013年4月份一直保持勻速直線下降趨勢,降到了九百五,值得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