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提出一攬子措施來為國際合作建言獻策,其中一點提到,應考慮重新實行經過改良的全球金本位制,為匯率變動提供指引。
分析師普遍認為,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的言論并未對當日黃金市場發生顯著影響。
11月8日黃金市場繼續小幅上揚。期貨黃金市場8日上午高開,之后早盤上沖,小歇之后急跌,大約在2點半后,尾盤繼續下跌,在收盤前重新升高,和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相比,小幅上漲。
在現貨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T+D8日開盤價299.69元,收盤價298.50元,比昨日收盤價297.40元增加1.10元,漲幅0.37%。
11月8日,東證期貨黃金分析師陸兼勤表示,從買盤賣盤情況看,市場依然在“慢牛市”中,尾盤的小幅上漲說明投資者逢低買入的心態。如果誠如佐利克所預言的,重新建立黃金為全球經濟參考點的全球貨幣體系,對黃金市場中長期將是利好消息,但是“非常漫長”。
金本位復生?
佐利克自2007年起擔任世行行長,曾在美國財政部任職,其文多次提到即將召開的G20峰會,似在為難以協調的各國利益提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他的解決方案的其中一點是,建立一個合作的貨幣體系以反映新興經濟體的情況。“這個新體系可能需要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以及走向國際化、繼而開放資本賬戶的人民幣。”他認為,“該體系還應考慮把黃金作為通脹、通縮和未來貨幣價值之市場預期的全球參考點。盡管教科書可能認為黃金則是舊錢,市場今天仍然把黃金作為貨幣的替代資產。”
在佐利克看來,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個貨幣基金體系來繼承1971年后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II,即使“需要花費時間,但是我們需要開始”。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規則需要發生改變,包括重新審查資本和經常賬戶的政策,以及IMF聯合WTO的責任進行貨幣評估時,不要用貨幣政策來解決貿易爭端。
“‘布雷頓森林體系II’(Bretton Woods II)浮動匯率體系需要一位繼任者。”佐利克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球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定,在這一體系中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到20世紀60~70年代,爆發多次美元危機,其后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協定》為標志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聯儲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